小學雞媽媽:宮崎駿給小孩與大人的禮物

Netflix推出宮崎駿電影系列,家中兩小樂瘋——大概跟全世界的小孩和內心住着小孩的大人一樣。

兩小念幼稚園時已經迷上動畫大師,那些電影稱得上是他們的成長印記。還記得播《龍貓》時,兩小邊看貓巴士在田野飛馳,邊興奮地在梳化上尖叫彈跳,彷彿自己也是坐上客。某天下班回家,看到女兒鋪着棉被蜷縮客廳地上,據說她這個姿勢維持很久了,為等大人回來宣布自己是《風之谷》的小王蟲。有說女兒長得像波兒,所以我送她小小的波兒手偶,10年了,手偶至今安在她牀前。如今是中學生的哥哥愛吹口琴,興之所至,還是會吹起久石讓的作品,領我們走進心馳神往的電影時空……

重溫看出更多層次

同一部電影,隔一段日子再看,孩子能看出不同層次,你就知道他們又長大了不少。近日重看《幽靈公主》,他們開始明白,介乎野獸與人類之間的小桑為何始終無法原諒人類。再看《千與千尋》,兩小透過不太豐厚的個人閱歷,竟然多少看懂無臉人的悲哀和絕望。

以後,孩子會經歷更多人生,舌頭練得愈加靈敏,看戲能嘗出更多紛陳的五味。想到這裏,媽媽的舌尖也升起一抹複雜的味道,難辨甜酸。

電影背後的多個「原來」

作家周姚萍為小天下編寫了《傳遞幸福的動畫大師 宮崎駿》,從圖書館借回來一刻,女兒便忙不迭邊讀邊分享:「原來宮崎駿的媽媽患肺結核,跟《龍貓》的媽媽一樣!……原來《天空之城》的大盜『媽打』那麼強悍,是他媽媽患病前的形象!……原來他所有動畫幾乎都以女性做主角,是有原因的……原來《崖上的波兒》辰婆婆擁抱宗介的一幕,教宮崎駿畫哭了……原來他本來就愛自然,有參與清淨河川……原來他經歷過二次大戰,所以更能體會戰爭的痛苦……」

孩子發現了很多個「原來」……原來這些故事背後,是跟我們一樣真實的人,有苦有樂有遺憾也有夢想。他把自己最珍而重之的記憶球, 一一提煉成深刻的思考,呈現在動畫電影裏,送給所有孩子,以及心裏住着小孩的大人們。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