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師」語]烏干達寄宿生活系列(1):頻撲的日校VS擁逼戶的寄宿 選校成了人生交叉點​

內容提供:山姆老師(Miss Samwise,長駐東非的港籍英語老師)

過去半年, 我在此專欄藉著文字、圖片和影像帶你遊歷烏干達,想必你對這顆「東非明珠」已有初步認識。現在,就你對這個東非國家的理解,給你一個人生交叉點問題,你會如何選擇?

燒餅 (chapati) 是烏干達的流行小吃,用麵粉、水和鹽搓成團狀後,推壓碾平成圓形餅狀,最後放在火爐上煎熟。

你一家五口居住在烏干達的鄉間,務農維生外,也擺路邊攤賣烤餅,月入大概港幣$500,養家糊口不成問題,手頭上卻沒有積蓄。今年你的長女小學畢業,升中試 (Primary Leaving Examination) 考獲優良成績,絕對可以入讀一所不錯的中學。奈何,村落的幾間中學良莠不齊,不是沒有校舍,便是沒有固定教師,有些更不收女生。你四處奔波尋找學校,最終物色到鄰近小鎮一所合適女兒的中學。跟烏干達許多中學一樣,這所中學分日校部和寄宿學校部。惟獨它距離你家路程甚遠,每天往返車程起碼五小時,遇上堵車就更難說!因工作關係,你無法接送女兒上學;學校亦沒有校車服務。人生交叉點來了: 

1/ 選擇日校的話,孩子便要每天獨自乘坐出租電單車或擁擠不堪的小巴上學。你擔心她的人身安全外,這樣的舟車勞動也會影響她的學業和作息。

2/ 選擇寄宿的話,你只能於每三個月學期完結後,孩子放假回家兩個禮拜才能看見她。每年的教育費從港幣$2400躍升至$5200左右,增幅超過一倍。

作為家長,你會如何抉擇?

烏干達升中試 (Primary Leaving Examination) 於每年十一月分兩天舉行,學生每天考兩科,合共四科。分別是數學、常識與宗教、綜合科學和英文。每科考試時間約2.5小時。

有經濟能力送孩子上學的本地家庭,總會遇上這樣的人生交叉點。上述的客觀環境解釋為何寄宿學校在烏干達,甚或其他東非國家,極為普遍。與其說寄宿學校是英國殖民統治烏干達六十八年後遺留下來的文化產物,不如說出於實際需要而繼續繁衍下去。

眾所周知,寄宿學校是英國教育的象徵之一,歷史悠久,充滿濃厚的「貴族」、「精英」色彩,銳意培訓紳士淑女。然而,來到烏干達卻是有形無神。

學童乘坐出租電單車上學,超載只是因為分擔車費。

逼住瞓四層床

本地寄宿中小學校分公營和私立。一般來說,小學三年級才可以開始寄宿,即大約八歲的學童 。資源嚴重缺乏下,即使是全國其中一所最好的寄宿小學Bwanga Progressive Primary School,每間二百多呎的寢室擺放著十多張標準單人雙層床 (91 x 190 厘米),容納五十位學生。宿生寄宿用的所有家當則存放在一個藍色鐵箱內,尺寸大小猶如登機手提行李 (56厘米x 36厘米x 23厘米)。公共空間有限,箱子必須放在床尾。

每一位寄宿學生多數使用這樣的藍色鐵箱把需用的家當帶到宿舍。
本地小巴可以載客12人,惟常常超載至16人,弄至擠擁不堪。

一些寄宿學校更是名副其實的「擠迫戶」,睡的是標準單人三層床,甚或四層床。上、中、下層之間空間狹窄,學生要捲縮身體方能爬上床。每一百至三百位宿生才設有一位舍監,負責管理宿舍,處理宿生的紀律問題,如午夜喧嘩。舍監與宿生的比例如此高,宿舍是「無掩雞籠」般的「無皇管」,以致朋輩欺凌猖獗。

至於宿生生活,我的本地同工分享他們求學時期的寄宿生活是枯躁乏味。晨早五點到課室預習至七點開始上課。四點下課後是自由時間,學生多打球嬉戲。六點吃過晚飯便做家課和溫習至十點上床睡覺,每天如是。週末雖不用上課,卻要在校園和宿舍幹粗活。

一些寄宿學校的寢室用三層床,容納更多宿生。
四層式碌架床,學生要捲縮身體方能爬上床。

略知本地寄宿學校的實況後,有否動搖你剛才的抉擇呢?下禮拜帶你參觀The Amazima School的寄宿生活。

閱畢歡迎留言至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分享您的感受。

刊載於︰GRWTH app

GRWTH社區, GRWTH App, GRWTH教育綜合平台 GRWTH社區, GRWTH App, GRWTH教育綜合平台GRWTH社區, GRWTH App, GRWTH教育綜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