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無方:當孩子走上了父母曾經鋪的路

日前與友人看了《奇蹟列車》這齣電影。電影根據尼古拉斯.溫頓爵士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他在1938至1939年二戰開始前,幫助大批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猶太兒童逃亡的事迹。當年29歲的溫頓定居於倫敦,是一名股票經紀人,本來計劃到瑞士放假滑雪,但由於在布拉格的朋友請求溫頓幫忙救助當地猶太難民,於是溫頓改為前往布拉格幫助他。電影其中一幕是溫頓母親擔心兒子安全,勸他不必一定要去,溫頓的回應是這種幫助人的價值觀是母親的教導,母親無奈地沒說什麼。以溫頓當時的背景,他大可不用去也不必去,但他終究出發了,並且於看見難民的景况後,決定親自拯救猶太兒童。當他撥通電話,耳筒傳來母親擔憂的聲線詢問何時回家時,我竟希望溫頓能立即回到只有他一個親人的母親的身邊。若如我所願,之後就沒有拯救669名兒童的動人事件,獲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授予溫頓爵士爵位的榮譽,以及這齣電影。 興趣重要還是麵包重要? 蘇菲3個月大時,我開始跟她看書講故事,每天堅持,盼望她喜歡閱讀。後來她還是愛上沉浸於書海中,研究她的語言文字。中三那年蘇菲參加的學校辯論隊有機會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模擬法庭比賽,出發前校長鼓勵她們,問她們將來志向,所有隊員都回答入讀法律學院,只有蘇菲表示要讀語言學。那次我知道她開始認真了。到了蘇菲高中,多少朋友勸告,以她語言能力,應報讀法律系,以工作前景為重。我也不是全然豁達,跟蘇菲討論多次,興趣重要還是麵包重要,最後是我當年種下的種子得以萌芽,蘇菲是鐵了心要讀語言學。畢業後工作半年,蘇菲深切明白自己薪金不及其經濟系畢業的同學,也知道研究之路不易走,但仍堅持要繼續進修語言學。 不少父母在孩子小時,琴棋書畫,各方面積極培養孩子興趣能力,不惜聘請最好的老師,總希望其天分得以發揮,能在某些範疇有出色表現。當然,作為父母也深知要灌輸孩子正確價值觀,盡心教導,希望孩子品德端正貢獻社會。若當年被迫練琴的孩子真的要走音樂路,樂於助人的孩子決意要付出自己貢獻社會,當父母的是倍感欣慰還是會堅決反對? 協助孩子完成心願 電影中溫頓的母親得知兒子決心後,沒有阻止沒有勸說,而是協助兒子完成心願。到兒子獲頒爵士爵位、電影上畫,母親也早已不在人世,不能見證兒子的榮譽。 我不知蘇菲的研究路能否成功,也許她只是寂寂無聞地做着她喜歡的事,也許我也見證不到她的成功,我所知的是堅持要走這條路的她,是我努力培養教導的。 文:蘇菲媽 作者簡介: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感受此時此刻

一次家長工作坊中,有媽媽分享說:「丈夫一放假都會與我們四圍去,但我覺得他不是太投入,他總是拿着手機看,他說孩子年紀小,不懂跟他說什麼,孩子又不跟他玩……」 我常常跟家長分享,愈小的孩子,是愈敏感的,特別是對一些「非語言的信息」。當我們與孩子在一起時,如果我們大部分的專注和思緒都放在其他事務上,即使你跟孩子說:「我在陪伴你啊!」但孩子心裏總會感覺怪怪的。 距離很近 心卻很遠 有些孩子就會開始做一些事情,說一些話來嘗試吸引你的注意,有時會在你四周團團轉,有時會吵吵鬧鬧。但當時間久了,他發現這些行為並不奏效,有時甚至會被罵,被誤解為頑皮、不聽話,孩子就會寧願自己玩,不需要父母陪伴。慢慢地,大家距離很近,但心卻很遠。 我鼓勵這名媽媽讓丈夫明白,與孩子建立關係,不用特別的話題和行程,能感受「此時此刻」已經很足夠。 於是,我與她分享另一個家長謝太的經歷。 一次,謝太與兒子去公園玩,走着走着,她見到兩隻鴿子在前方互相追逐,叫兒子也一起看。兒子說:「他們是否想做朋友?」可是,有一隻鴿子飛走了,留下的鴿子低着頭走開,彷彿顯得十分失望。 媽媽說:「鴿子,不要緊,下次再去找你的朋友吧!」兒子也安慰鴿子說:「加油!下次再與朋友玩!」然後,他們彼此相望,一起笑了出來。 後來,每當孩子再看見鴿子,都會問媽媽:「你猜猜牠們又在想什麼?」他們就一起聊起來。 創造共同回憶 溫暖孩子心 雖然這些對話聽來沒什麼特別,眼前都只是平常的鴿子,但孩子與家人一起細心觀察,一起安慰鴿子,彼此凝望而笑,這些共同回憶和感受,都能令孩子的心感到溫暖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陪伴孩子,用心是很重要的。儘管是一起吃飯、散步這些看來普通的事,如果我們都能專注當下,看着孩子,借助身處的環境,與孩子聊聊眼前的事物,一起感受此時此刻,就已經是美好的經歷。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童途有「理」:改善姿勢 做個小小跑手

疫後,大大小小的長跑或親子跑步比賽又陸續復辦。小朋友何時開始適合跑步呢?何為正確的跑姿呢? 首先, 我們要知道小朋友的「跑步里程碑」。根據外國體能發展的標準準則(PDMS-3)指出,25個月大的幼兒已能向前跑12呎;3歲前已可於5秒內跑完30呎的距離。 4歲的小朋友,跑姿更成熟。即跑步時身體會輕微向前傾,身軀會有少許轉動以配合手腳對側的擺動。跑時腳趾向前,前腳掌踏地發力,另一隻腳會提起屈曲至90度。正確的跑姿有助增加速度。 一些親子比賽需要跑3公里。家長可根據孩子平時的運動量,再透過不斷的嘗試和練習,便可慢慢增加跑步的距離。跑步好處多,除可增強心肺功能及整體的肌肉力量,也可提升免疫力及保持身體強壯,最重要的是跑步可令腦部釋放安多酚,提升開心指數,令人心情愉快。 W坐姿或有大腿內旋問題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跑步時容易跌倒,跑姿有點奇怪,又或者跑步速度很慢,可先從坐姿及站姿方面留意。如果仍然沒有改善,那可能是整體肌肉力量及身體左右協調能力出現問題。當然雙腳骨骼結構問題也會有影響,這方面需找專業人士檢查一下。 家長可嘗試回答以下3條問題: 1. 孩子坐在地上時,會否有「W」坐姿(圖a)? (圖a)(作者提供) 2. 他會否雙膝緊貼坐在椅子上做功課? 3. 他會否經常依靠牆身企或以入字腳站立? 如果以上答案全是「是」 的話,小朋友可能有大腿內旋的問題,會出現X形腿和內八腳的情况。要改善這些情况,坐在地上時應盤膝坐(圖b)。另外,他們需要在合適的桌子和椅子上做功課。家長亦需留意孩子的坐姿及站立姿勢, 保持腰背骨挺直及避免靠牆而站。 (圖b)(作者提供) 兩招練習身體協調 如果是身體及手腳的協調問題,可練習以下的運動,從慢動作開始,逐漸加快速度。 運動一: 前後腳站立,腳趾向前。對側手腳伸直向前,跳起再轉另一邊(圖c) (圖c)(作者提供) 運動二: 雙腳分開至肩膀闊度站立,右手肘碰左腳膝,再轉左手肘碰右腳(圖d) (圖d)(作者提供) 註:以上兩個運動每天各做10組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梁嘉敏(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 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永明的天空:永遠的小王子

一年容易又櫻花,復活之後是清明,朋友們,有留港唞唞兼掃墓嗎?賞櫻?其實也不一定要東瀛遊,香港就有。2024香港櫻花花期,康文署網站都有公布,按圖索驥,影相打卡,十分方便;一來免卻「飛來飛去」舟車勞頓,二來留港消費刺激經濟,其實許多時外遊比起平日上班還要累。無論如何,假期是自己的,時間空間要怎樣安排,有得揀就是幸福。 有安全感的自由空間 這段日子,時不時就想翻閱舊書好書,最近重讀了Le Petit Prince,故事雖然是沙漠背景,主角小王子卻並非來自中東。這本小書1943年出版到今天,一直廣受歡迎,是風行全球的成人童話經典。 如果你未知故事內容,簡單來說就是落難飛行員意外急降沙漠後遇上外星小王子的故事。故事中小王子向機師訴說着他離開B612星球後的遭遇和領悟,內容雋永,言簡意賅,在此很想與大家分享書中較少人提及的角度。 話說小王子初遇機師,就向陌生的機師說:「請你給我畫一隻羊,好嗎?」機師剛從夢中驚醒,心神安定後,看到小王子堅定地提出要求,只好順其意畫羊。可是他畫了一隻又一隻,也沒有得到這個神秘小孩的滿意。最後,機師就草草畫了一隻箱子,對小王子說:「這是一隻箱子,你要的羊就在裏面。」十分意外地,小王子這次笑逐顏開,他說:「這正是我要的……」 為人父母的你,可有熟悉的感覺嗎?孩子長大,每每都會踏進一些所謂troubled years,你給他A,他說不要,你給他B,他也不要……爸媽或會認為子女不聽話,父母子女之間似乎較難共鳴,有時還感到有點迷惘。其實子女要的,可能是一種有安全感的自由空間,就如機師給小王子畫的那隻裝載着羊的「箱子」,而不是羊本身。 孩子反叛 學做自己的「主人」 朋友們,一如書中提到:「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但只有少數人記得。」或許我們這群成年人整天都在趕東趕西,跑着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一項又一項的日程,卻忘記了騰出空間和耐性予自己和子女成長。其實孩子的所謂反叛期不止是12、13歲,專家說大概4歲8歲都會出現。理由簡單,這就是成長的必要過程,孩子要學做自己的「主人」,自我意識慢慢增強,愛唱反調,喜歡駁嘴,又情緒化,「十問九唔應」……然而,因為心智和生理條件尚未發展成熟,一邊硬要堅持自我,一邊卻還要依賴父母的幫忙或支持……這算是可愛的矛盾吧! 醒目的HappyPaMa,要給予孩子自我空間健康發展,有3個「不」需要注意呀!一不隨意批評;二不過度彼此勉強;三不和別的孩子比較……老生常談,對嗎?那麼你一定做得到吧!最後送你一個錦囊,也是書中金句:「只有用心看,才能看清楚,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先救自己(下)

善養真的可以救未來嗎?答案雖然無人知曉,然而在行善養的過程中,我們至少可以救自己、孩子和家庭。而首要是「救咗自己先」! 上篇提到救自己的第一步,是父母先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才可以加強同感心去支持孩子,讓他們帶着安全感和價值感去探索世界,在愛和支持下成長。 學習接納脆弱和陰暗面 「Helping mode parenting 」輔助教養模式的目標是協助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而善養救自己的第二步,就是家長需要先學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那樣才能做到全然接納孩子,真正支持他們成為真實的自己。 我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擁有一些不喜歡、不接納,甚至批判自己的部分,可能是嫌棄自己的外表和出身,討厭自己的拖延和笨拙,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稍遜覺得自卑,為自己的惡念劣行感到羞愧,為自己犯的過錯自責和內疚。而一般我們會選擇藏起這些脆弱和陰暗面,強裝成一個符合社會期望的外觀,不承認這些不接納自己的部分,然後都一一投射出去,成為對身邊各樣人和事的批判,這是心理學家榮格的陰影理論。 我們未能全然接納自己,是因為我們是被社會化模式教養大的,較早期的是被父母打大的,之後是指罵和羞辱、懲罰和恐嚇,稍進步的可能會有讚賞和獎勵,不同形式的對待其實都是要求、控制和誘導孩子成為父母和社會所期望的人。 結果我們這(不知幾多)代人都陷入了對錯、好壞、乖曳、高低、成敗這些二元價值的框架中,明明父母都想孩子乖,但我們聽得最多的是:「點解你要咁曳?」家長都想子女聰明,口中卻常說:「你有無腦㗎?咁都唔識!真係死蠢!」 一個自小被辱罵長大的媽媽分享說,自己會禁止孩子們用「蠢」這個字去互相指罵,因為她一聽到就覺得難受,結果愈禁就愈聽得多,更大的影響是她自己已經內化了這把聲音,經常覺得自己蠢、做錯決定、比別人差、價值感低。 「每個生命都有價值,值得被愛」 社會化模式透過競爭、比較、考核、達標等,「成功」地創造了無數失敗者,縱然是考第二和攞亞軍的也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們都會在意別人的目光,渴望得到外界肯定,將幸福感交託於人,結果萬千讚美下的一個負評,足以令自己信心頓挫,介懷不已。 家長需要學習的第一步是先照顧好童年時受到羞辱而受傷的內在小孩,第二步是要察覺內在來自成長經歷的批判部分,時而責罵孩子的頑劣行為,時而批評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父母,當我們察覺到這個部分是來自世代傳承之後,便可以選擇停止用對錯好壞這些二元價值去自我批判和教導孩子。 要改變自己幾十年的習性是非常不容易的,家長需要好好學習去建立新的信念,例如將過往以能力和成就高低、品格優劣來釐定個人價值的習性,改為相信「每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 練習對自己說:「我是很有價值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多跟孩子說:「你是很有價值的,你是值得被愛的!」 改寫這個基礎信念,突破二元價值的框架,從內在去確認自己的價值感只是一個開始,家長需要先救自己,持續地學習去全然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活現出表裏一致的自我。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需要滿足父母和社會的期望也是有價值和值得被愛的,可以安然地去探索和發展,成為真實的自己。 善養先救自己,支持孩子,惠及身邊所有人,當愈來愈多人加入,將會改變世界、拯救未來!邀請大家一起建立這個創造幸福的新信念。 文:Jeff Ong 作者簡介:血癌倖存者,回饋上天眷顧而投入生命工作,近年主力帶領善養及內在小孩工作坊,支持不少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走出苦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不懂用口進食的兒童

在言語治療的工作中,我一直對一群小朋友念念不忘——就是需要以胃喉餵飼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可能因為各種健康問題而無法通過自然途徑進食,由於比較罕見,他們往往被社會忽視。所以希望透過這篇專欄,讓大家了解一下他們。 胃喉餵飼方式:鼻胃喉和胃造口 胃喉餵飼是一項醫療程序,幫助那些因各種原因無法通過口腔進食的小朋友。這涉及兩種主要的方式:鼻胃喉和胃造口。前者通過鼻腔將管子導入胃部;後者則是在腹部建立一個與胃相連的開口餵飼。所以,每次這類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就會在身旁吊起像鹽水的奶袋,讓奶直接「滴」進胃部。 記得幾個月前接觸的一個個案——可兒(化名),她是一個3歲的小朋友,出生時因為早產,伴隨着呼吸道問題,迫使她通過胃喉餵飼來獲得營養。從出生到2歲,她一直依靠胃喉維持生命,所以未能發展出適齡的進食技巧。除了對進食產生恐懼外,她還缺乏咀嚼和吞嚥技能。儘管她出院後接受了長達1年的治療,但情况並未有太大改善。家人和朋友的建議,雖然出於善意,但未能有效解決問題。所以可兒的家人希望透過密集的進食和吞嚥訓練幫助可兒學習「用口進食」。 進食脫敏治療及吞嚥訓練 訓練「用口進食」的治療通常包括進食脫敏治療(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及吞嚥訓練(swallowing training),可兒當然也接受了這兩方面的治療。進食脫敏治療是一個逐步於遊戲中探索食物的過程,旨在減少可兒對進食的恐懼和抗拒。過程需要仔細地計劃和監督,以確保可兒能夠逐漸適應不同食物的觸感和味道。而吞嚥訓練的重點是加強可兒口腔及吞嚥肌肉的力量和協調。通過這些訓練,可兒的吞嚥肌肉得到了有效的鍛煉,使她能夠更好地控制進食過程中的食物,減少了鯁喉的風險。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可兒成功地嘗試了小量的粥,這不僅是一個重要的進展,也是她和家人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同時也帶來了希望和信心。 不懂用口進食的兒童對言語治療師來說是很有挑戰的,我們明白胃喉餵飼保障了小朋友的進食安全和營養吸收;但「用口進食」對兒童長遠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也必須平衡進食安全和訓練的需要。根據言語治療師的評估,在確保小朋友進食安全的情况下,積極地尋找機會讓他們練習「用口進食」,以促進他們進食技巧的發展。我們要明白懂得「用口進食」不是必然,如果各位也認識這類小朋友,不妨給予他們及他們的爸媽多一份支持和鼓勵。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學校領導推行新課程策略

最近為教育大同主持了一個學校領導交流工作坊,工作坊的目的是召集參與「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計劃的17所學校的領導,一起分享和探討推行計劃時所遇到的挑戰,並探討作為學校領導可如何支援前線教師,讓實施新課程時能執行得更順暢。當天邀請了幾所學校的校長和副校長作深入的交流,討論了很多特別是在學校參與計劃初期的機遇、挑戰和應對策略,當中的內容讓我回想以往在學校推行新課程時,作為學校領導曾運用過的角色和實務工作,篇幅所限,在這裏稍作分享: 正規溝通vs.非正規溝通 隨着社會和教育環境不斷改變,學校要透過優化和變化以迎合時勢,有時也會推行一些新的校本課程,這是常態。當然,不同持份者對學校有着不同的期望和需求,對新事物的接受會不一樣。一般而言,學生透過課堂實踐,讓教師從過程中不斷優化課堂內容和步伐;學校透過不同媒介和家長溝通,讓家長知道和配合學校的發展。然而,新課程的主要推手,必然是教師,選對的人做合適的事,效果必定事半功倍。但是,怎樣找對的人? 《聖經》記載耶穌要往普天下傳福音,也是先找來十二門徒,祂不是在宣講福音工作中找人,相反,祂是在日常生活中找的。學校領導和教師在校內有很多工作會議,我會視這些為「正規溝通」,大家為特定工作議程討論。然而,要了解個別教師性格、興趣、能力、抱負等特質,更多是透過「非正規溝通」的機會,學校領導若能有效安排和善用這些機會,像朋友般摸摸咖啡杯底,了解教師的興趣和本科以外的長處,尋找對的人擔任新課程的核心推動教師,再由他們感染其他人參與,這樣更有效。 認清教師需要 工作坊中一位校長嘉賓分享:「在推行新課程時,我會先請老師了解課程,再從他們口中告訴我學校為何要推行新課程。」這種由下而上的推動方式,讓教師對新課程有更多思考、擁有感和主動,是很好的建議。然而,教師工作繁重,要讓他們有效執行新課程,學校領導需要為他們創造有利條件。我以往在學校推行新課程時,會先寫下一連串問題,自問自答,例如:新課程對學生學習有什麼好處?新課程能否結合學校現有課程和措施,教師不用由零開展?新課程是否有助教師解決以往一些教學難點?教師執行新課程需要培訓哪些知識和能力?新課程所衍生出來的工作能否結合教師本身的工作?如有引伸出來的額外工作,教師本身有哪些工作可簡化或釋放出來?學校有哪些整體措施可改善以便推行新課程?學校領導宜先了解課程,再將這些問題與管理團隊探討,當然也可與執行教師直接交流,一方面有助調配資源梳理問題,同時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積極支援他們的工作,像家人般用心了解和回應他們的需要。 有了上述基礎,學校領導若能給予空間,在適當時間表達關心、支持和鼓勵,甚或優化考績系統實際反映教師付出,讓他們感到受尊重和肯定,他們甘心樂意為學生付出,學生學習一定有保證。在社會提倡關心學童身心靈健康同時,教師的身心靈健康也不容忽視,我相信一句話:要處理好事情,先處理好心情。 文:黃永康(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5期]

詳細內容

增添父能量:調整期望與現實差距

今天4月2日是聯合國的「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期望社會大眾更認識和關注社會裏的一員——自閉兒和他們的父母。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神經發展障礙,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下簡稱自閉兒)在社交溝通以至認知、情緒、行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和發展差異。此障礙影響自閉兒與人互動的表現。一般自閉兒行為會較重複及固執不變,興趣狹隘或出現感官反應異常。 記錄每一個微小進步 網上有段影片,當中描述了自閉兒的爸爸雖然事前已想好與孩子外出時將會發生什麼事和如何應變,但當事情不似預期般發生,爸爸表現得很氣餒。這讓筆者想到作為自閉兒的爸爸,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獨立,這個期望是普遍不過的。只是自閉兒可能要花費比一般人更多努力,那期望才會實現。作為自閉兒的爸爸,應如何調整期望與現實的差距?筆者有以下3個錦囊與爸爸分享: 1. 調節為父心態 英國醫護與心理學家團隊Burrell和Unwin建基於爸爸對養育自閉兒的研究顯示,爸爸嘗試持「審慎樂觀」的想法,平衡怎樣鼓勵自閉兒而不會過於理想,「讓自閉兒知道世界都有各種現實困難」。爸爸心底認知到自己的自閉兒比其他人面對更多挑戰,但也不會因此完全氣餒。因此鼓勵爸爸們可以先調節自己為父的心態,然後利用日記、相片、網上資源等定期記錄自閉兒每一個微小的進步,見證他們及自己每一次的努力付出,再慢慢調整不同成長階段的期望。 2. 度身訂做合適表達方式 意大利心理學家Arianna Bentenuto和團隊的研究發現,自閉兒的爸爸因應孩子的成長階段和狀態,調節自己的表達方式,有助自閉兒學習溝通。參與研究的爸爸不但沒有經常口頭操控,反之他們更常描述,尤其專注自閉兒的內心狀態,而非他們的行為表現。這是要配合自閉兒不易表達自己的特質。因應自閉兒抽象理解力發展較慢,爸爸亦較少用提問展開對話。因此,建議爸爸們可更多利用說話描述自閉兒潛在想法,讓自閉兒明白爸爸很努力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當爸爸能順應孩子的成長需要,降低對孩子理解力的要求,能夠促進相處時的玩樂氣氛。 3. 留意溝通細節 美國研究溝通障礙的專家Michelle Flippin研究指出,爸爸在親子中表現出更多溝通失效,但爸爸較少主動修補,即使願意修補,成功機會都會較細,容易造成惡性循環。這是因為普遍爸爸說話的用字、句子結構較深奧,例如:爸爸可深思自己會否經常用到「為何、什麼、怎樣」等太高深的字眼來溝通。鼓勵爸爸改用更加貼近孩子成長程度的溝通方式,例如改問「是/否」的是非題,以及提高音調,目的是令自閉兒更願意溝通,建立良好的父子溝通模式。 當爸爸能做到接納自閉兒,改變「為父的心態」:也就是視孩子為孩子,而非視之為有待解決的問題,爸爸就會明白自己的孩子都是獨特的、不一樣的。自閉兒將來總要走自己的路,爸爸今天要做的,就是陪伴同行,讓他一直在充滿父愛的環境中成長。 文:黃格平(維護家庭基金社工、兩個兒子的爸爸、積極鑽研父子關係)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5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欲說還休 文字寄意

總有些事不知從何說起,如何開口,像那中六的最後一堂文學課,儘管想囑咐的有千言萬語,卻始終欲說還休。或許選一本書,送一篇文章,比開口說一番話更好;畢竟意在言外,文字能夠留下,學生可在日後細味。 琹涵散文作告別禮物 那中六的最後一課,我選了琹涵的散文作告別禮物。我常放琹涵的書在案頭,在疲憊時、困擾時、傷心時……需要慰藉的時候,都會捧着琹涵的書,翻幾翻,選一篇散文細讀,讀文章裏引述的古典文學雋語。琹涵著作甚豐,《詩情快意:對飲唐詩,發現生活真趣》、《好詩:從先秦到明清,回到初相遇的一刻》、《慢讀王維》等,作品幾乎在每一間書局都能找到,而她的書名起得簡單,封面簡樸,就像她的行文那樣,平易近人。 我第一本讀的琹涵作品是《慢讀宋詞》。這本書與她大部分的作品一樣,每一篇都寫人生諸事,像〈四季有花香〉寫作者致電一個許久不見的好友,一通電話就回顧了一個人的一生;〈兩個女人〉談到一個朋友的大媽與二媽,抒發了兩個女人為同一男人苦纏的感嘆;〈臨別的禮物〉是琹涵大學畢業的回憶,回溯年輕的自己以什麼物件託付怎樣的祝願。這些文章裏,琹涵攙進古典文學的原文與語譯。常記書中〈夢的追尋〉,記述漂泊經年的舊相識,從識於微時寫到後來各人經歷,感慨青春易逝;文章末段引述晏幾道《御街行》,其中「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遊春路」,彷佛提醒人們,勿忘曾經的美好時光。琹涵總會借一首古典詩詞為文章點睛,為情感找到出口。 琹涵的文字與古典文學相呼,訴說了塵世諸事,溫潤了讀者的心。所以說,要給中六生說點什麼,不如借琹涵的文字寄意。最後的文學課,我就與學生分享了琹涵《好詞》中的〈人生,總是在路途上〉。文章談及成長改變了人生風景;文中引用蘇軾的《蝶戀花.春景》,當中一句「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也是我盼學生明白的寄意:人生的場景與心境將不停轉換。 年輕人迷惘,一下子說太多道理,實在難以消化。或許讓他們慢慢讀文字會更好。記得2月時候,到一所中學的周會談寫作談文學,在活動尾聲,我也送了琹涵的文章給學生。記得當下學生眼神流露喜悅和感動。我覺得,學生渴望被循循善誘,送一點文字,也是可以的。 《好詞》(作者提供) 作者:琹涵 出版社:日出 輕盈筆觸 觀照人生百態 身邊不乏追卓越的人,總想展示個人素養;我自愧不如,其實也樂於不如。談古典文學,我「不夠大氣」,沒推薦權威著述或大師註釋本。我記得《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中寫到:「功課好的孩子會被期許維持好成績,大部分心思都被用來鞏固他所達到的位置,很可能那也是他唯一的成就感來源(以及壓力來源)。」或許我畏難了,也怕學術嚇怕了孩子;我不夠出色。不過我有足夠的溫柔。育人的工作,需要多一點溫柔。琹涵作品,其實是很好的文學導讀和人生導讀。台灣師大國文學系潘麗珠教授便這樣形容琹涵的文章:「透過輕盈的筆,把所觀照的人生世相、人情百態,溫婉而有味的跟讀者款款訴說。」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5期]

詳細內容

英倫助鄰:學位分配 不患寡而患不均

剛過去的3月1日是英國state schools中一學位分配公布日(National Offer Day),相信各位家長當天都十分緊張。但不管在香港或是英國,學位分配向來都是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事情,有人喜歡自然有人愁。 名校區成「香港村」 就在今次分配公布日後,有一群在St Albans的香港移民家長就非常失望。他們像許多近年移居英國的港人家庭一樣,都以學校為首要因素選擇居住地區,買入心儀學校catchment的房子以保子女升學穩妥。St Albans於大倫敦以北,區內有5所outstanding中學,而其中4所更是長期公開試成績頭10%的名校,因此非常受港人歡迎。除校網好外,St Albans的環境亦很優美,又有快速列車直達倫敦市中心。在最近的一個最安全地區排名榜中更位列全英頭5名內,一直都是許多本地中產家庭喜歡的地區。 這樣好的名校區,房屋供應向來都是有限的。我早前都受過不少香港家庭委託在St Albans找房子,的確一屋難求。但近年在區內一所最受歡迎的中學附近就興建了一個新樓盤,令區內房屋供應突然大增,而這樓盤更被推介到香港去銷售!因此,不少港人在移英前早已在香港「隔山買牛」地購入了房屋。此樓盤亦因為太受港人歡迎了,售樓處更特意招請了會說粤語的職員招待。結果,樓盤內大部分的居民也是香港人,左鄰右里都是熟悉的面孔,就像是一條香港村! 學位供不應求 學校擴班 但既然成功入住了名校區,家長又為何會極度失望呢?始料不及,今年該校的「最短入學距離」竟然大幅減少,由以往兩年的800幾米,一下子縮短至500幾米都未能取錄!本來穩操勝券,突然晴天霹靂!就是這樣,事件被發酵,上了BBC新聞。 原來過去兩年,學校都擴了班,由7班加到8班。然而今年的收生政策已回到舊有常態的7班。加上近年有大量適齡學童不斷搬入該區,加劇了今年學位的供不應求。幸好,事件受到當地政黨關注,在Council地區政府和學校協調後,決定再度加開一班,令事件得以圓滿解決。 然而並不是每次都是如此好彩,作為精明的家長切忌單靠地產代理一面之詞就信以為真;在參考入學資料時要多看以往幾年的數據,不止是看distance(距離),更加要留意學校公布的收生人數PAN(published admission numbers);更要留意附近房屋及人口變動,正如開頭所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事實上學校的硬件或人手上都有限制,在區內仍有些別的學校收生不足,Council又是否一定要在你心儀的學校加班呢? 文:Eiffel 作者簡介:三個小孩的爸爸,從前在港組織家長組織爭取教育改革;今日出走英倫,繼續關注學校教育,協助香港家長選校入學。www.facebook.com/LunLondo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