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巡禮: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 開荒邨校 課室內外滲透正向文化

受適齡學童減少、跨境生人數下跌及移民潮三重夾擊,香港再掀縮班潮。然而,當學界瀰漫着一片殺校恐慌之際,卻有資助小學逆市創校,其中包括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下稱皇后山學校)。受惠於毗鄰新屋邨落成,去年開辦的皇后山學校,在短短一年間由僅得5個學生增至今學年有逾600名學童,甚至因學位供不應求而要公告暫不接受插班生申請!背負着數百個家庭的期望,學校又計劃如何帶領學生衝上雲霄呢?   「我不搞gimmick(噱頭)的」,皇后山學校校長勞耀基劈頭第一句便說。沒有吸睛的旗幟,沒有響噹噹的口號,他只提出要建立一間穩陣的學校,基石則是教師和家長。「如果有優秀的教師團隊,有高質素的家長,家校合作又做得好,哪有教不好的學生呢?沒有的。」 勞耀基(黃志東攝) 執教鞭30載 從開荒教師到校長 假如「勞耀基」3個字是一個品牌,這個品牌代表着的,是「正向教育」。他縱橫教育界30多年,上任皇后山學校校長之前,在救世軍林拔中紀念學校(下稱林拔中學校)工作20年,由開荒教師晉升至校長,掌舵學校那8年,他全力推動正向文化,使林拔中學校贏盡口碑,成為區內熱門學校之一。離開安舒區,來到新環境,他初心不變。 「我希望在基督教教育和正向教育的基礎下,培養皇后山學校學生成為『愛生命』、『好學習』、『護環境』和『澤社區』的良好公民。」勞耀基進一步闡釋這4大提綱,「『愛生命』是常存感恩的心,愛惜生命,尊重自己和別人,建立正向人生;『好學習』指有堅毅的精神,樂於追求學問,達至卓越;『澤社區』是以服務人群為己任,恩澤社區;『護環境』是培養有負責任的態度,愛護地球,珍惜資源」。 如何落地實踐?勞耀基形容,他追求的,是一種氛圍,而非一個教案。「當然,我們也有『正向課』,納入在成長課之內。課堂會教導學生如何管理情緒,怎樣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個人成長的挑戰。」惟要在校園形成一股正向文化,就不能只靠幾個單元課程,而是需要把當中的精髓,「無孔不入」地滲透在所有正規課堂裏,包括中、英、數、常等學科。 繪本教學——初小的中文科,部分課題會採用繪本教學,當中大量圖像既可擴闊學生的想像空間,亦因為文字不多,可照顧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童。(黃志東攝) 情緒表——每天在正式上課和放學前,都有班級經營時段,班主任會邀請全班同學在「情緒表」上,表達自己當天的心情,從小提升孩子對自身情緒的敏銳度。(黃志東攝) 注重教師培訓 建立正向團隊 談起「滲透」,勞耀基嘻哈大笑:「『擒賊先擒王』呀!」之後他回復正經地說:「我們很着重教師培訓,每個新入職的同事,都需要接受為期3天、取材自澳洲Geelong Grammar School正向課程的裝備。」不過,Learn It(學習)只是第一步,教師們還要Live It(活出),「他們要應用到自己的生命裏面,應用到家庭、婚姻及同事之間,要Live It,才能Teach It(教導)。假如教師自己都沒有正向價值觀,勉強去教學生,結果亦只會有形無神」。 反過來說,當教師懂得尊重、欣賞和信任學生,奉行「優勢為本」的取向(strength-based approach),即聚焦發掘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勞耀基相信,孩子自幼在這種氛圍下長大,他日也必能夠成為一個愛生命的人。 教員室——有別於傳統教員室,皇后山學校的教員室非常開揚,並刻意營造很多共用空間,藉此增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建立一支正向的教育團隊。(黃志東攝) 營造互重互信環境 師生彼此關顧 「愛學習」是家長和學校對小朋友的共同期望,但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呢?課室語言、教學活動、課業設計等,都是關鍵因素。勞耀基透露:「我們參考美國responsive classroom策略,這是一個班級經營的管理方法,當中很強調課室語言(teacher language),因為老師一句說話,可以建立學生,也可以摧毁學生。」另外,每周兩天在上課前舉行晨會(morning meeting),在一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環境下,班主任和同學一起分享,彼此關顧,都有助學生對自己的社群產生歸屬感,增加學習的投入度。 多元智能課——逢周五有多元智能課,這天安排同學分組玩桌遊、棋類遊戲等,從中訓練社交技巧。(黃志東攝) 科本規劃,則以「多元化、多參與、多表達、高展示」作目標,他續稱:「學習差異是必然存在的,但若教師在分組活動、提問技巧,以至備課形式、課業設計等各方面,都能刻意照顧能力稍弱的學生,例如採用『以強帶弱』的分組方法,偶爾提問一些較淺的問題,設計分層工作紙等,這樣可使到班裏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參與和表達,學習氣氛自然好。」 鼓勵學生「澤社區」 節能校園「護環境」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指出,幫助別人,能使自己獲得真正和持久的快樂。作為救世軍屬下學校一員,皇后山學校十分鼓勵學生「澤社區」,勞耀基已有滿腹大計,打算在未來日子逐一展開。「低年級學生,我們會主力傳授生活技能,例如摺衫、掃地、洗碗等,希望同學服務自己的家庭;升上二、三年級,就開始讓他們服務學校,除擔任風紀,還有班長、室長、圖書館管理員、資訊科技管理員等不同崗位;四年級以上,同學除了參與學校服務,還要加上社會服務;當升上六年級,我更期望帶同學衝出香港,參與境外的義務工作。」 至於環境教育,則由常識科統籌,同時校舍亦引入不少節約能源的措施,包括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採用雨水集蓄系統來灌溉園景等,以實際行動,感染學生「護環境」。 同行廣場——為幫助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更緊密的人際關係,校方特別設計了這個中間通空、綠草如茵的「同行廣場」,大家可以在這裏散步、乘涼,分享心事。(黃志東攝) 正如勞耀基訪問開初所說,學校的基石,除了教師,還有家長。因此不單教師需要接受「正向教育」的裝備,家長同樣需要。「為何父母與子女有這麼多爭拗?為什麼小朋友會無心向學?覺得讀書很挫敗?很多時都是因為家長只着眼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分數高低。」勞耀基期望通過主題講座、小組活動、茶敘及工作坊等,提升家長的管教技巧。「當家長曉得怎樣把目光放在子女的強項而非他們的弱項時,孩子便不會因為自己有些地方力有不逮而膽怯,因為他知道自己也有優點和長處,『我是有用的』!」他又謂,在基礎教育幫學生提升心理質素,有助他們升上中學後,有更大的力量去擁抱困難和挑戰。 ■後記 勞耀基:正向教育曾拯救自己 勞耀基承認自己很「迷」正向教育,因為這種教養思維,拯救了當年性格內向、思想負面的他。小時候的勞耀基,學業成績平平,「數學很差,默書又經常不及格」,縱然擁有藝術天分,但他的強項永遠被「成績差」這個標籤所掩蓋。 直至中二那年,班主任竟然欽點這個平凡小子做班長。有一次,他英文科測驗「如常」不及格,老師沒有責罵,只是循循善誘鼓勵他:「勞耀基同學,你是班長,英文科不能不及格的。」經歷人生第一次被別人賦予期望,勞耀基內心激盪,從此發憤圖強,努力讀書,「原來當一個人被發現、被尊重,是很開心的,很多東西自然會改變,這是很magic(神奇)的」。勞耀基預科畢業後,希望如當年的班主任般,以生命影響生命,於是報讀當年的師範學院,從此踏上春風化雨之途。 ■INFO (黃志東攝)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 類別:資助男女校 宗教:基督教 辦學團體:救世軍 創校年份:2021 校訓:誠信愛勤 地址:粉嶺龍峻路2號 電話:3151 0323 網址:www.saccfqhs.edu.hk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3期]

詳細內容

採訪手記:界定一線二線學校 有數得計?

今期採訪手記,續談小一選校,皆因友人正為此事煩惱,而她所困惑的,也值得和讀者分享。友人兒子是首名子女、無宗教信仰,手持15分,只報了2間直資學校,屬「疊埋心水」入讀官津小學的小朋友。 友人心儀區內2間頂頭大熱的學校,A校沒宗教背景,B校屬基督教,一輪掙扎後,理性戰勝感性,她在「自行分配學位」(自行)階段,替兒子報了A校。不過,大家也知道,自行的成功率向來不及50%,即使去年有47.6%,創近10年新高,但其實當中57%學童也屬於必收的「世襲生」,真正的「幸運兒」不多。於是,友人已開始做功課,同步計劃「統一派位」(大抽獎)的選校策略。 說到大抽獎,專家經常提醒,甲一乙一可填心儀學校,但乙二、三就要保險些揀「二線」學校。問題來了,友人說,搞不清哪些是二線學校!這又的確是好問題。 友人兒子的校網,在7、8年前,一線、二線和「寶校」的分野十分清晰,但近2、3年,界線變得模糊。或許家長心態,也是不敢硬博那1、2間超級熱門的學校,於是紛紛轉移選擇二線學校,如此一來,區內的二線學校便愈來愈受歡迎,令該校網現在只有「超級熱門」、「熱門」和「寶校」之分! 選有潛質「寶校」作最後防線 揀小學,真的有點像買股票,唯有教友人還原基本步,睇數據!首先要翻查教育局每年公布的「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選校名單」,揀選所屬校網,比較「暫定統一派位學額」與「自行分配學額」兩組數字,假如前者比後者少,就證明該校較多「世襲生」,也反映它屬較受歡迎的小學。建議把這類「超級熱門」、「熱門」學校抽出來,逐一計算統一派位學額佔小一學位總額的百分率,再按百分率高低排列,便較容易抽出誰是真正一線和二線了。另外,我也請朋友不妨趁開放日到「寶校」參觀一下,從中選一間較有潛質、有機會上位的作最後防線,若不幸二線選擇全軍覆沒,最少可派去自己可接受的「寶校」,總好過被派去一間「意料之外」的學校。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

詳細內容

小一選校:升小「自行」策略 專家教路 選最心儀學校 為1-1-1鋪路

即將於明年入讀小一的學生家長,下周一(9月26日)便可到心儀小學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格。近年在移民潮及出生率減少下,不少小學遇到縮班危機,有人說這個環境下選校更「着數」,但實情是利還是弊?且看專家和校長教路。   自行分配學位是入讀官立/資助小學的第一個選校階段,如學童非必收生(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便需以計分方法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可參考附表二),以高分者先得,若相同分數申請人多於該校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學額,則以同分者抽籤。 近年適齡入學兒童人數下降,據《2022小學概覽》資料,2022/23學年超過60間小學,縮減1至3班不等,學額變相減少,會否影響家長選校的成功率?升學專家梁永樂認為家長選校時毋須特別考慮這一點。首先,縮班重災區每年不同,如2022/23學年是屯門區及東區,2021/22學年則是黃大仙及離島區,但實際班數仍待9月開學時才有定案,家長不必過早憂心。唯一要考慮的是若學校只有一班小一,之後便有可能遭到殺校,到他長大後便失去了「父/母或兄/姊為該小學的畢業生」的自行分配學位分數。 梁永樂(資料圖片) 其次,無論外在環境因素如何,家長在這階段只有一個選校法則,便是選自己的最心儀學校。「因為只能選一間,大家一定會選最喜歡的學校。很多時大家選校也沒有考慮分數多或少,而是為了之後統一派位及叩門鋪路。特別是這一兩年,大家都覺得入名校機會更大,所以也沒有考慮太多,即使學校很受歡迎,仍願一博。」 梁永樂說,依適齡學童人數看,人數少了,理論上入讀心儀學校機會是增加了,但別忘記一些家長眼中的名校競爭仍然激烈。不過,據往年成功經驗來看,不少家長也是由自行階段開始選擇最心儀學校,之後的統一派位以至叩門,仍然一條心選擇同一學校(即所謂「1-1-1」),這也提高了入讀心儀學校的成功機會。 選校有策略——升學專家梁永樂認為世界上沒有免費午費,若家長選擇名校,希望子女他日入到band 1中學的話,難免在小學時也要接受一定的催谷(設計圖片/資料圖片) 校長:「1-1-1」有優勢 不少學校都面對學生人數下降,像嘉諾撒小學(新蒲崗),2020年有超過100個學生離校,去年亦有超過50人離校,因為學生中大多有兄弟姊妹,每次一走便有2至3人離校。但由於此校在區內頗受家長歡迎,因此暫對收生沒太大影響。不過,校長陳昌信亦表示,以往8月初便不再收叩門位,但今年到8月尾,校方仍突然收到家長的退學通知,流動較以往大。為免加重學校的行政工作,學校在叩門政策方面亦一如以往,會優先考慮「1-1-1」及非校網內的「1-1」學生,陳昌信表示,叩門的申請人,需提交一段個人片段。 不用過分緊張——陳昌信指學校實際開班數目,受家長揀選學校的人數(6月)及實際收錄(9月核點收錄)人數影響及變動,難以預測,因此家長在學額上毋須過分緊張。(學校提供) 以分數來說,以往嘉諾撒小學(新蒲崗)申請人若有25分一般可穩入,20分則需抽籤決定;若只有15分,則要視乎該年報讀情况,如學校本身有多少必收生等。陳昌信指根據經驗,家長在自行選校時,一般不太考慮孩子的分數,「但由於此階段選校不受地區限制,如有心儀學校亦可考慮」。 他亦提醒家長在選擇學校時,應多了解學校辦學理念、宗教信仰、測考及學習要求、師資及校車等方面是否與家長期望匹配。如果學校有開放日可以參加,甚至實地視察,「疫情期間,亦可留意學校的應對方式,如本校過去便以線上方式舉行開放日,家長可事先想清楚自己小朋友適合什麼學習模式」。雖然自行選校時不受居住區域限制,但他就贊成孩子以就近入學為原則。 了解學習模式——選校前,家長宜了解清楚自己小朋友合適的學習模式。如嘉諾撒小學(新蒲崗)學生到大澳作全方位學習,取代了學校旅行,讓學生有更大得着。(學校提供)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校長周德輝則建議,在移民潮下家長選校時可進取一點,不過要留意家長心儀的是地區名校抑或是傳統名校。「要知道全港性傳統名校競爭仍然劇烈,假設它以往有400個申請,移民潮下少了100個,即仍有300個人爭,並沒有大家想像的易入。加上,若人人都以為容易,那就會變得更進取,屆時可能有25分也要抽籤。反而地區名校就可以一試,因為區內(人數)相對全港人數少,少了競爭便會有優勢。」 顯示誠意——周德輝指音樂椅效應可能開學後仍會出現,所以家長替孩子選校時最重要是能向校方顯示誠意,這樣獲取錄的機會也較大。(學校提供) 移民潮下 傳統名校競爭仍大 以該校為例,這兩年若有20分仍有機會穩入,原因是油尖旺區移民及轉校人數多,音樂椅效應也較大。「有些學生離校很突然,通常簽證一批便走,或者先轉到國際學校讀一陣子,所以接近開學時仍有機會有學額。」此時學校通常會選有誠意的家長和學生,優先取錄「1-1-1」的申請人。周德輝指家長若有心儀學校,不妨到校網甚至致電或親身到校了解,他們學校的教師會樂意回答家長的問題,如功課量、課外活動等,「認識學校的渠道有很多,如在區內讀幼稚園的,都有相關的(區內)小學資訊,家長們不妨多利用去了解學校」。 加入STEAM元素——家長可於學校網站或透過與教師傾談了解學校教育方向。如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提倡多元化學習,除了加入STEAM元素來提升學生技能,更引入AI學習。(學校提供) ■表一:2023/24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重要日子 日期:9月26至30日 申請方法:家長需於上述日期內帶同申請表及「『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載列的相關證明文件的正本及副本,親身交回欲申請的小學。此階段選校不受住所地區限制,但每名申請人只可申請一間小學 ■表二: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準則 以下5項只可揀選1項 □ 父/母全職在與該小學同一校址的幼稚園或中學部工作(20分) □ 兄/姊在與該小學同一校址的中學部就讀(20分) □ 父/母為該小學的校董(20分) □ 父/母或兄/姊為該小學的畢業生(10分) □ 首名出生子女(即為家庭各子女中最年長者)(5分) 以下2項只可揀選1項 □ 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5分) □ 父/母為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5分) 註:家長宜直接向申請的學校查詢有關「相同宗教」/「主辦社團的成員」的定義 □ 適齡的兒童(即翌年9月開課時年滿5歲8個月至7歲)(10分)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

詳細內容

區區有「寶」校:屋邨校變身夢幻王國 「揸飛機」學STEM 打高球激發潛能

在校園建置模擬駕駛艙、高爾夫球練習場、採用IB課程教學策略,這一切,都不是發生在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而是將軍澳區內一間屋邨小學,甚至被家長封為「寶校」的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5年前,韋淑貞接管校長一職後,默默把學校改頭換面,一方面打造21世紀創意校園,另一方面大刀闊斧改革課程,推動多元學習。5年過去,陳國威小學內外都叫人刮目相看,「脫寶」之日,近在咫尺。   校長花5年改造 「機場」設夾公仔機 陳國威小學去年重新裝修後,記者和攝製隊首次到訪,踏進校門的一刻,大家都不禁「嘩!」了一聲。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粉藍色的「機場」大堂,巨大的「登機Boarding」標誌,還有北京、溫哥華、巴黎和悉尼不同時區的掛鐘,加上迎面而來的,是一名穿整齊制服的「機師」,對於久未離境旅行的我們,實在有一種莫名的興奮!這個卡通版「機場」,又奇趣地擺放了3部夾公仔機,一切都令人恍如置身夢幻王國。「我就是想為同學創設一個七彩繽紛和充滿童趣的校園,讓同學一踏進校門便感受到正能量。」韋淑貞喜孜孜地說。 脫胎換骨——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這5年脫胎換骨,由環境至課程,都實現了校長韋淑貞(左後一)所構思的以人為本happy school理念,學生愈讀愈開心。(劉焌陶攝) 夾公仔獎賞——為鼓勵學生在不同範疇爭取出色表現,學校設計了不同等級的「Passport」給小朋友蓋印章,蓋滿一定數目,便可獲得夾公仔的機會。(劉焌陶攝) 模擬駕駛艙 小型高球場 培養興趣 若說「十年人事幾番新」,在2017年接任校長的韋淑貞,只用了5年時間,就把陳國威小學脫胎換骨。「如果你問我,以前陳國威小學有什麼特色,我未必能回答。但現在我可以很清晰告訴大家,陳國威小學是一間以人為本的happy school。」她隨即補充,happy school並不代表學校不重視學習,只讓小朋友玩樂;相反,她期望為學生製造多元的學習經歷,因此不論在軟件或硬件配套上,都花了很多工夫。 以「機場」大堂為例,這不單純為吸睛打卡,而是有實際教學用途。學校上學年編訂校本STEM課程,各年級都加入航空課題,「一年級由紙飛機學起,學習它飛行的原理,了解氣流、對流如何影響飛機飛行的高度和速度;高年級就教授更多航空科技,也讓他們來到學校大堂的模擬駕駛艙,學習駕駛飛機」。韋淑貞透露,學校正申請基金,計劃增設多一個模擬駕駛艙,「學校的目標,就是盡力為同學製造不同的體驗機會。像有同學便因為這個課程,立志做飛機師,我便鼓勵他要努力讀書、學好英文,朝這個夢想進發」。 模擬駕駛艙——學校設有模擬駕駛艙,不論各年級的STEM課堂或課外活動,學生都有機會學習航空知識。(劉焌陶攝) 除了模擬駕駛艙,高爾夫球練習場亦是學界少見的設施。雖然只是迷你9洞場,但在津貼小學來說,已是十分「奢華」。韋淑貞盼開拓小朋友的眼界,「我們的學生以基層為主,而高爾夫球向來給人的感覺則是高尚玩意,所以希望在學校製造體驗機會,讓基層同學都可嘗試」。其實早在兩年前,該校已在啟發潛能課引入高爾夫球體驗班,但當時只能讓學生在禮堂以人造草蓆練習,韋淑貞眼見孩子表現積極投入,遂決定申請資助,把校舍一隅改裝成小型高爾夫球場,並把相關活動納入體育課堂,幫助更多學生培育興趣和啟發潛能。 校內打golf——為使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高爾夫球運動,學校增設小型高爾夫球場,並把相關訓練納入體育科。(劉焌陶攝) IB課程教學策略 融入英文課 陳國威小學位處西貢區95校網,網內共有22間小學,加上同區有4間直資小學,學校之間競爭十分激烈。過去,由於該校缺乏鮮明定位,加上位置「吊腳」,因此在區內的知名度不高。但既然客觀條件改不了,韋淑貞遂主攻校本課程改革,包括引入IB課程教學策略,建構高參與及高效能的課堂,冀和直資學校一爭長短! 「我知道,不少中產家長對IB課程都趨之若鶩,其實IB課程着重培訓同學成為一個global citizen(世界公民),並且強調10個Learner Profile(學習者培養目標),其中一個是Thinkers(思考)。」於是,學校上學年嘗試把IB課程的教學策略,融入英文課,並發展出PIE(Primary International English)校本國際英文課程,由NET(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擔大旗任教,「新課程強調多給小朋友思考空間,並且多讓他們發表個人意見。亦由於PIE課程鼓勵同學自由自主去學,所以每個同學的學習成果都可以很不同」。韋淑貞又稱,PIE課程上學年只在二年級試行,今學年將擴展到一至三年級。 課程改革——PIE校本國際英文課程,參考IB課程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突破單一的學習模式。(劉焌陶攝) 統一派位 98.5%獲首三志願 要在學校林立的95校網中突圍而出,的確不易,但見韋淑貞在這場逆境波中愈打愈順,也逐漸見到成效,「上學年我們畢業生的派位成績十分理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經有46%的同學獲得錄取。至於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志願的比率是98.5%,當中不少同學也成功獲派Band 1中學。在疫情之下,學生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我們整個教師團隊都十分欣慰」。 後記:憶中學曾當「透明人」 校長:每個學生都是寶貝 經常有人說,做學生的,若非「學霸」又非「學渣」,就等於「透明人」,永遠得不到教師的注意,韋淑貞(圖)的中學生涯,就是這樣度過。「小學時,我成績很好,一定考頭3名,可說是尖子,幾乎所有老師都認識我,也很疼惜我。但升上中學後,卻是另一個世界。」她憶述,在中學才驚覺「一山還有一山高」,自己只處於中游位置,「風頭躉」頓變「透明人」,感覺殊不好受,「其實一間學校裏面,優秀的學生只佔很少數,中游學生反而最多」。 韋淑貞(劉焌陶攝) 表演晚會 人人參與 因此她當上校長後,第一個要建立的校園文化,就是關顧每一個學生。她以「童學童賞」表演晚會為例,那是陳國威小學學年終結的大型活動,由學生上台表演給教師、家長觀賞,「對於這個活動,我唯一要求,是每一個同學都要有機會參與。第一年舉辦時,老師都有猶豫,因為他們擔心有些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未必適合上台,又擔心他們演出不到。但我告訴老師,晚會只招待家長,關上門,我們便是一家人,我相信,家長是會接受同學在過程中有不完美的地方,最重要是學生的學習經歷」。 結果,每一年的「童學童賞」都是感動完場,「有些家長說,從未想過自己的小朋友原來可以表演得這麼好。亦有家長告訴我,子女在表演前夕,自行加操練習。這再次證明,只要師長相信學生,願意給他們機會,其實每個同學都可以做得到」。這個亦正正是韋淑貞對「寶校」的另一番詮釋:「每個學生都是我的寶貝!」 齊齊表演——「童學童賞」提供一個平台,讓每個學生發出閃爍光芒。(受訪者提供) ■INFO 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 校網:95 類別:資助男女校 宗教:沒有 辦學團體:博愛醫院 創校年份:1998 校訓:博文愛德 地址:將軍澳尚德邨 查詢:2178 5700 網址:www.pohckwps.edu.hk 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受訪者提供) ■有片睇︰ bit.ly/3Q5Rj4l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學校巡禮:九龍塘宣道小學多元教學 領學生跳出框框 讀得又玩得!

當老牌傳統名校,遇上新進校長,不知會有什麼火花呢?屹立九龍城區67年的九龍塘宣道小學,兩年前,年輕的吳麗芬空降成為校長,在傳承與創新之間,她希望把學校塑造成「一個燃亮孩子的地方」,個個學生讀得又玩得!   走進九龍塘宣道小學(下稱宣小),和校長吳麗芬打過招呼後,她隨即提議一起參觀由她構思創作的走廊壁畫,「我設計了4幅畫,分佈不同樓層,每幅都有兩個共通處,一是有動物,我希望同學除懂得愛身邊人,也懂得愛大自然、愛環境、愛小動物;二是每幅畫都有天使,我希望同學不要離開福音」。記者瞥見只覺色彩繽紛,駐足細味,卻發掘到更多驚喜。怎麼天使會踏單車?為什麼女生手持乒乓球卻擺出打排球的姿勢?男生的頭髮隱藏了一條紅蘿蔔?吳麗芬得意洋洋地說:「我加入許多創意,希望同學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思維框架)。」 吳麗芬(賴俊傑攝) 童趣壁畫——學校新增4幅壁畫,皆由校長親自操刀設計,充滿童趣與創意。(賴俊傑攝) 疫症帶來「天時」 改教育模式 吳麗芬之前在沙田一間採用活動教學的一條龍直資學校任副校長,2020年空降執掌傾向傳統教學的宣小,一場世紀疫症,正正印證了「think out of the box」的重要,在這「天時」下,有助她無縫接軌,「身處新常態,教育模式改變了,由 Linear Education(線性教育)變成Non-Linear Education(非線性教育),學習模式變得很多樣化,隨時隨地都可以學,不只是坐在課室聽老師講課」。這個新任校長,希望為宣小學生帶來更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同學討論,是一種學習;如何把理論實踐出來、怎樣去完成作品,都是學習;在網絡世界蒐羅合適的資料,同樣是學習;當然,閱讀也是學習」,最重要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單單只學到知識。 她透露,過去兩年,宣小積極推展跨學科學習、專題研習和 STEM教育,「我相信透過這些平台或學習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自學能力及解難能力」。 常說「創業難,守業更難」,要守護一間近70年歷史的老牌傳統名校,吳麗芬稱會堅守3個方針︰ ‧ 辦學傳福音:秉承教會宗旨,希望學生在宣小的6年學習旅程中,除獲得穩固的知識基礎,也認識基督教。 傳播福音——作為一間基督教學校,宣小以傳福音為辦學宗旨。(受訪者提供) ‧ 培育學生品格:持守宣小着重品德教育的傳統,培育學生成為樸實有禮、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做事認真負責的人。 ‧ 推動音體發展:繼續帶領學校團隊,把學生的音樂造詣和排球運動,推向高峰。 誠然,提起宣小這家私立學校,必然會聯想到音樂。這間小學的音樂氛圍和投放在音樂上的資源,都是學界數一數二的。在2019年,學校更找來著名建築師阮文韜在空間不大的校園創建出一個「懸浮」音樂廳,憑創新意念和獨特設計,促使這個猶如「夾縫中花朵」(Wallflower)的音樂廳,囊括兩項海外建築設計獎項,分別是INDE Award 2020(學習空間榮譽獎)和Good Design Award Australia(澳洲優良設計獎)。音樂廳內所採用的物料亦同樣講究,務求聲效跟美學兼備,「這兒的音準度達到99.9%」!吳麗芬一臉自豪地說。 「夾縫中花朵」——學校這個猶如「夾縫中花朵」的音樂廳,美學跟聲效兼備,音樂廳用料講求,音準度達到99.9%。(受訪者提供) 在軟件方面,宣小有16個樂器班和9個音樂樂團,當中包括管樂團、弦樂團、敲擊樂團、交響樂團等,各團導師主要由香港小交響樂團樂師統領,亦有大學音樂系講師坐鎮,難怪學生有如此出色的音樂成就。「我很感恩,學校有很好的音樂指揮團隊,以及音樂老師,他們無私付出替學生練習,當然,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也很重要。」 一人一樂器——宣小推行「一人一樂器」計劃,鼓勵學生學習學器,該校設有16個樂器班,選擇十分多。(受訪者提供) 「一人一樂器」計劃 是鼓勵不是強迫 不過,坊間有傳宣小「逼」學生學樂器,吳麗芬斷然否認,「我反而聽過家長說,『來到宣小不學音樂,是浪費了!』」。她指出,學校推行「一人一樂器」計劃,小一學生可自由選擇參加樂器班與否,校方未有強制學生必須學習,「但當然,我們是鼓勵參加的,亦認為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能力是可以透過後天栽培。不少宣小學生,在小一時是完全無接觸過樂器的,但在學校導師悉心教導下,到小六時,已考獲8級或演奏級的水平,這是令人鼓舞的」。 宣小不單音樂和排球運動聞名,亦以盛產「學霸」而備受家長追捧。根據學校網頁,該校升中派位成績十分理想,平均每年超過95%的學生獲派全港英文中學,當中大部分更入讀傳統名校,包括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女書院、協恩中學、喇沙書院、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等。「宣小『很谷』?我也聽過有人這樣說。我們不是對學生『谷』,而是對學生有要求,我們是有要求的學校。我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世界沒有免費午餐的,你要有好的成就、成績,就要付出努力!」 盛產「學霸」——宣小學生大部分都擁有喜歡學習、專注力強的特質,難怪學校盛產「學霸」。(受訪者提供) 排球教練感激母校 助尋興趣建立事業 宣小學生並非書呆子,在運動場上亦經常稱霸,其中排球更是學校的強項。排球隊月前更在「2022香港少年沙灘排球錦標賽」奪魁,更是連續3屆捧走冠軍寶座。 學界有名——宣小排球隊在學界享負盛名,是頒獎台的常客。(受訪者提供) 身兼香港男子少年排球代表隊助理教練、曾在宣小任教體育科及擔任該校排球隊教練的楊卓錡(楊sir),本身亦是宣小舊生。「我很感激母校給予我人生很多色彩,讓我在小學時代找到自己的興趣,甚至發展成專業。」楊sir在宣小畢業後,升讀拔萃男書院,其後考入中文大學。「對比當年,那時宣小全校排球隊只得10多人,但現在單是基礎班已經有40多人,規模大很多。」他又說,宣小排球隊之所以表現卓越,與學校大力支持有關,「宣小給予學生在運動方面的練習時數、密度,都較其他學校多很多」。 楊卓錡(賴俊傑攝) ■小一招生Q&A 有禮、專注力強佔優 問︰2023/24年度的招生安排是怎樣? 答︰申請者即日至9月15日(周四)晚上11:00時前於網上辦理。 問︰小一學額有多少? 答︰共有160學額,當中60個預留給宣道幼稚園生,餘下100個公開招生。 問︰每年報名人數多少?競爭激烈嗎? 答︰每年約有3500人報名,競爭很激烈。 問︰面試形式怎樣? 答︰暫定採用實體形式,面試語言以廣東話和英語為主。我們會單獨面見小朋友,不設小組討論,從中了解孩子的中、英、數水平,以及他的家庭狀况。表現出色的,會直接取錄。若有正取生放棄學位,我們會邀請部分後備生來作第二輪面試,這次會面見家長,因為我們也很重視家庭關係。 問︰宣小喜歡收哪類型的學生? 答︰我們喜歡收一些有禮貌、專注力較強,以及喜歡學習的小朋友。至於音樂和體育表現是否優秀,不是我們的考量,因為我們覺得,儘管小朋友在幼兒階段沒有接觸過音樂和運動,都可以透過宣小栽培成才。 資料來源︰宣小校長吳麗芬 ■INFO 九龍塘宣道小學 類別:私立男女小學 宗教:基督教 辦學團體: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 學費:全年學費 $59,450(分10期) 地址:九龍塘蘭開夏道2號 電話:3443 0100 網址︰www.apskt.edu.hk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

詳細內容

教學有辦法︰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若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那成功之「父」又是誰呢?它的名字叫「反思」。為培養學生永不言敗的精神,並喚起他們對「失敗」及「挫折」的反思,有小學續辦「失敗周」,通過一連3天的多元體驗活動,包括以砌出全球最長的膠水樽骨牌為目標,激勵學生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建構成功的策略。究竟這班小學生,最終能否成功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呢? 這個早上,亞斯理衛理小學(下稱亞小)禮堂有一半的地方都擺放着長方形膠水樽,同學都紛紛蹲下來,把這些膠樽當作骨牌,分組砌着「AMPS」4個英文字母(該校英文縮寫)。突然間,禮堂傳出一下尖叫聲,「P」字一列的水樽徐徐倒下,旁邊一個男同學見狀,隨即轉身飛撲上前用雙手頂着,身手敏捷的他,成功阻截跌勢,大家立時鬆一口氣。「截得靚!」導師喝采激勵。然而,並非每次都這樣幸運,「哎呀!」 一聲之後,「A」字的所有水樽都「全軍覆沒」,有同學雙手掩面,有同學呆若木雞,隔着口罩都感到他們的失望和沮喪,導師又再出言安慰︰「不打緊,還有時間,再砌過。」 觸目驚心——在砌水樽骨牌時,這些觸目驚心的場面,不時發生。(黃志東攝) 經歷好幾次失敗後,同學們漸漸意識到要調整策略,他們想出先不要一氣呵成地砌出一個字母,而是要把它分段處理,而段與段之間,還要留少許空隙,並且用平放疊起的水樽作緩衝區,避免在正式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前,提早出現骨牌效應,功虧一簣。 經過2小時努力,亞小這班來自四至六年級的數十名學生代表,用上2010個膠水樽砌出「AMPS」字樣。最緊張的一刻終於來臨,在兩名獨立見證人的見證下,由校長鄭家明輕輕碰倒第一個水樽,大家都屏息靜氣,觀看着一個又一個的水樽依次倒下,直到第2010個膠水樽也倒下來時,全場拍掌歡呼,興奮莫名! 砌出「AMPS」——經過2小時的不斷嘗試,同學們用2010個長方形膠水樽,砌出「AMPS」字樣,並準備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黃志東攝) 「失敗是指你不去嘗試」 亞小自2018年起舉辦學生生命培育活動「失敗周」,今年「失敗周3.0」更進化成「熱血周」,鼓勵學生擊破失敗,熱血成長。鄭家明說︰「通過連串活動,我們向學生傳遞着一個信息︰『什麼叫失敗?它不是指暫時未能成功或輸掉給別人,失敗是指你不去嘗試。』」他續指,今年更着重深化團隊合作精神,實踐「以最好的我們成就最好的我」的校本教育理念,「我們相信每個同學都有上帝所賜的天賦、亮點,但不會有一個人是萬能的,只有透過團隊協作、互相學習,才會有共同的進步」。 熱血周——亞小校長鄭家明(右四)和學生生命培育組主任嚴天樂(左四)率領教師團隊策動「熱血周」,希望透過連串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重塑失敗經歷,向成功邁進。(黃志東攝) 學生生命培育組主任嚴天樂補充,今年選擇以骨牌挑戰與學生一同經歷失敗與成功的歷程,是希望同學明白到,要獲取成功,除了堅持去做,還需要使用對的方法,「砌骨牌是需要技巧的,例如要注意距離、方向、順序等。我們期望同學藉着今次砌骨牌,掌握到探究解決問題的軟實力,日後可遷移到學習層面、生活層面上」。 「熱血周」不單為學生帶來難忘的成長回憶,對教師同樣帶來啟發。學生生命培育組教師團隊之一盧展諾表示,經過今次活動,提醒自己往後要更信任學生,「坦白說,今早距離正式挑戰時間只剩半個鐘時,眼見同學仍未完成,我腦海確實有閃過『今次可能砌不成』的想法,更想過不如全部大人落手砌,或者進度會快些。但結果是他們做得到,關鍵是他們願意不斷去想,找更有效的改進方法。學生的堅持亦啟發我,其實每一次失敗,都是讓我們有機會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 協作精神——除高年級的骨牌挑戰,低年級也有不少團隊挑戰遊戲,例如密室逃脫等。既考驗孩子的解難能力,也訓練他們的協作精神,並從中學習情緒管理。(受訪者提供) ■學生心聲 失敗乃成功之母 楊淂澔 小五生 「我覺得今次最好玩的活動是砌骨牌,因為可以發揮創意,而且千變萬化……砌轉彎位很難的,我至少失敗過10多次……會有少少不開心,但我知下次會成功。」淂澔又提到,今次活動,同學之間的配合很重要,曾有同學發生摩擦,他便充當「和事老」,分隔彼此,讓大家冷靜下來。 楊淂澔(黃志東攝) 羅譽灃 小五生 「今個活動,我最喜歡看電影(《馬達加斯加爆走企鵝》)的環節,故事講4隻企鵝,打敗壞蛋章魚博士,拯救企鵝界,這套電影,帶出一個道理——失敗乃成功之母。」談到砌骨牌,譽灃透露經歷過很多次失敗,當中有「激氣」,也有情緒低落和失望的時候;然而,也因着砌骨牌,讓他有機會和一些平日較少接觸的同學交流,增進友誼。 羅譽灃(黃志東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2期]

詳細內容

【小一叩門準備】升小叩門非只看成績 家長做孩子後盾 增勝算

2022年度小一統一派位將於6月1至2日公布結果,派位未如理想的學童,可把握終極的「叩門」機會,向心儀學校申請候補生學位。叩門面試是官津學校唯一自決收生的途徑,他們對考生的學術水平固然有一定的要求,但其實不少學校更重視小朋友的成長環境,因此讓教師、校長感受到孩子背後有一個溫暖的家、有「用心教」的家長,或有助提高叩門成功率! 家長支援——在「叩門」階段,很多官津學校除重視考生的學業水平,也重視孩子背後是否有「用心教」的家長。(資料圖片) 說到「叩門」,很多家長第一時間會聯想到替子女操練中、英、數等學術試題,但原來這並非學校的唯一考量。記者訪問了兩間熱門「叩門」學校,分別是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下稱長沙灣協和)和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丹拿山循道學校(下稱丹循),綜合兩個校長所言,他們除想錄取精靈的學生,更希望物色到願意為子女提供支援的家長。雖然這兩間不一定是大家的目標學校,但校方的擇「生」條件,多少反映出學界的普遍想法,知己知彼,值得家長參考。 恢復實體面試 看學童真性情 在40校網的長沙灣協和,暫定6月6日展開首輪「叩門」面試,該校有5班小一,預計今年約有20多個「叩門」位。「近5年,我們每年都平均收到約450個申請,學校會有兩輪面試,首輪是單獨面見學生,然後從中揀選50至60人進入第二輪面試,這次就會同時接見家長。」校長蔡世鴻說。 蔡世鴻(受訪者提供) 他又透露,經歷兩屆網上面試後,今年將恢復實體面試,預料大部分學校亦會有同樣的安排,「現場面試,更能看出小朋友的真性情,在無家長的監督下,老師和孩子一問一答,可以得出很多真實答案,幫助學校了解小朋友的狀况」。 「叩門」激烈——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每年「叩門」情况都非常激烈,約450人爭奪20多個「叩門」位。(受訪者提供) 簡單對答 察覺家長教養方式 蔡世鴻表示,「叩門」面試必然會運用到兩文三語,但還是以粵語為主,英普為副,「我們不是要找IQ爆棚的學生,考幾句英文、普通話,只是想看看他們是否有基本的語文能力。更多時,我們會跟小朋友一起看圖書,觀察他是否一個主動學習、有好奇心的人」。 面試看圖書——在「叩門」面試時,不少學校都會安排孩子看圖書,從中了解小人兒的語文水平、表達能力、創意能力等。(資料圖片) 重視閱讀——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是一間閱讀風氣很強的學校,學校亦傾向錄取愛閱讀的「叩門」生。(受訪者提供) 在校長的角度,學生的知識可以慢慢累積,通過6年學習會不斷進步,但先決條件,是要有充足的家庭支援。「想孩子讀得好、學得好,也要看家長願意投放多少時間在小朋友身上。」蔡世鴻笑言,面試時,教師有小技巧可找出蛛絲馬迹,他大方分享過去一些真情的對答︰ 問︰平日多不多去公園玩?誰帶你去的? 答︰有去公園玩呀,多數都是工人姐姐帶。 問︰你和家人會一起做運動嗎? 答︰我們不喜歡做運動。 問︰那麼假期會做什麼? 答︰爸爸看賽馬,媽媽滑手機,我就打機。 問︰你最喜歡吃什麼? 答︰我喜歡吃糖水,爸爸經常買糖水給我做消夜。 問︰吃消夜?你很晚睡覺的嗎? 答︰是啊!我要等爸爸回家。 問︰假如做功課時遇到難題,你會請教誰? 答︰我會問補習老師,她負責教我做功課。 蔡世鴻指出,從以上對話,不難察覺到有些家長「很忙」,親子時間不多,有些則把教養工作「外判」,這種情况,相信大部分學校都不願意見到。那麼,是否全職爸媽會佔優?蔡世鴻斬釘截鐵說不。「有些家長無返工、無事忙,都不理小朋友的。我從事教育工作這麼多年,雖然工作忙碌,但子女小時候,我每天都會幫他們檢查功課、溫習默書,所以家長心態,重要過他們是全職或雙職。」 考量成長環境——在蔡世鴻校長眼中,學生的知識可通過6年學習慢慢積累,但成長環境卻老早奠定,難以改變。(受訪者提供) 看圖說故事 觀察邏輯思維創意 屬港島東區14校網的丹循,同樣是區內受歡迎的學校,去年逾120人競逐8個「叩門」位。校方暫定6月10日舉行實體面試,但礙於疫情,今年只有一輪面試,亦只面見小朋友,不會見家長。來到「叩門」階段,校長徐婉碧不諱言,想揀選一些「閃亮」的學生,「學校當然喜歡『讀得』、表達能力高又活潑的小朋友」。 徐婉碧(受訪者提供) 她透露,面試主要是用粵語,但亦會以英語和普通話作簡單交談,「我們小一至小三是普教中的,所以也想了解小朋友的普通話能力」。惟徐婉碧強調不會考天文地理,「我們不會為難幾歲的小孩子,一般是看圖說故事,從中觀察他們的邏輯思維、創意能力」。她補充,今屆的K3生,正是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時入學的,基本上,他們沒上過多少天幼稚園,也較少和朋輩相處,當中的落差,主要靠家庭教育補足,「雖然面試只得短短幾分鐘,但看小朋友的談吐、回應、禮貌、微動作等,我們都大概知道,家長帶孩子的方式,他們花過多少工夫去教育、支援子女」。 觀察表現——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丹拿山循道學校「叩門」面試除着重考生兩文三語的程度,也會從孩子的表現,觀察其家庭支援是否足夠。(受訪者提供) 照顧情緒:「大抽獎」不理想 忌子女面前宣泄情緒 小一「大抽獎」結果即將揭盅,家長的心情難免忐忑。臨牀心理學家張展圖(Felix)提醒,情緒是互相感染的,家長不宜在子女面前表現得太緊張,否則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萬一「派彩」不如人意,就更要保持冷靜,勿讓小朋友看見父母哭泣或憤怒的樣子。「孩子對一間學校是好是差,沒有概念的,他們不會理解父母不開心的原因,但可能有一種『我令到爸爸媽媽不開心』的錯誤觀念,因而產生自責的負面情緒,而小朋友的情緒又會牽動父母,形成惡性循環。」 張展圖(受訪者提供) 惟Felix強調,不是叫家長「死忍」,「當小朋友派不到心儀學校,家長覺得失望、不開心,是人之常情,這些情緒是需要去處理」。他建議,家長可給自己me time宣泄,又或者找朋友傾訴,待自己處理好情緒後,再計劃下一步怎樣做。 至於該如何向小朋友交代派位結果,Felix認為,很視乎孩子在這件事上的參與度。「假如小朋友之前是有參與揀學校,家長可以簡單陳述事實,例如︰『我們派不到第一志願,派到第四志願的學校』。但若小朋友根本沒有參與過,那家長就不用詳述派了第幾志願,只需要直接告訴他,派到哪間學校就是了。」 從容面對「叩門」 勿威嚇孩子 談到「叩門」,Felix再三叮囑家長要保持從容態度,不要向孩子說威嚇話,如「考不到就無書讀」等,這只會增加小朋友的壓力,或會影響表現,但又不宜把面試淡化成「去玩」,「可以告訴孩子,他將要面對一個有挑戰的任務,需要在過程中盡力,但無論結果如何,爸爸、媽媽都愛你、欣賞你」。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8期]

詳細內容

統一派位:競爭人數不影響填表方針 統一派位忌太進取

下周末(1月22、23日)是2022/23小一統一派位選校的日子。本年度的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成功率創新高,有人猜測是受移民潮或小一適齡人口下降等因素影響。不過,絕不代表家長可以就此鬆懈或過分進取。有升學專家表示,無論外間情况如何改變,填表方針也不變!現在就逐一拆開大家對統一派位的迷思!   《明報》前教育組長、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統一派位很靠運氣,家長不應受其他外在因素影響選校的決定」。他舉例說,如果你心儀A校,便毋須考慮全港有多少人,或你的校網有多少人競爭,無論如何都應把它填為第一志願;尤其是若你在自行派位階段已選了A校,更不應突然「轉軚」。畢竟沒有人知道自己的隨機編號是什麼,只要號碼夠前,便有機會派到學位,「六合彩都有人中,就是這個說法」。 梁永樂(受訪者提供) 甲乙首志願填心儀校 乙二選「中游」校 他建議大家填表時,應一如既往策略,把學校分為3類:第一類最受歡迎,第二類最不受歡迎,餘下是第三類的中游學校。在乙一填寫了最心儀學校後,乙二應該選取「中游」學校,可以減少跌入最不受歡迎學校的風險。 填表貼士:統一派位選校緊記一個宗旨,就是把最心儀的學校填在甲、乙部的第一志願。(資料圖片) 人口變動 或利叩門 由於不少家長認為今年容易派到心儀學校,填表可以更進取,便把最熱門的學校填在首志願,稍不喜歡的都不揀,變相加大了競爭,因此家長不宜輕率。其次,參加統一派位的人數比以往減少,並不代表競爭會因而減少,人數減少的影響只會在叩門階段出現。「音樂椅效應(直資、私小的最後收生決定)及人口變動的影響,多出現在統一派位放榜之後。以去年經驗來說,不少熱門校的叩門位的確增加了,所以家長可以為到時的叩門策略做好準備功課,讓小朋友展示實力。」梁永樂說。 參考《小學概覽》 繁複數據愈看愈亂 每年家長總會從不同渠道蒐集到很多選校資料,但當中內容甚多,教人難以消化。梁永樂說,有些資料對家長來說確有參考價值,如《小學概覽》中每校的師生比例、小一開班數目等;另一些較繁複的數據如《小一入學報告書》,提及前一年度獲派首三志願的成功率、哪個校網成功率為最高及最低等,對一般家長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因每年情况均不同,加上沒有個別學校的數據,與其費神細研,不如把心機放在搜尋心儀學校的資料上,以免愈看愈亂。 識揀參考資料:某些繁複數據如《小一入學報告書》,對一般家長來說沒太大參考價值。(資料圖片) 親到校觀察 環境、教學模式要合孩子 至於選校考慮,他建議家長從幾方面着手: 1. 學校位置、環境是否適合小朋友 2.學校教學模式,可從不同新聞報道、《小學概覽》中參考 3. 師生比例、學校班級結構、小一開班數目,可於《小學概覽》參考 4.升中優勢,有無直屬、聯繫中學等,可在《小學概覽》、學校網頁公布的升中統計查看 5. 親身到校,觀察校風 選校要素:家長選校須考慮學校位置、環境,以及教學模式等是否適合孩子,不應盲目選名校。(資料圖片)   趙sir分析3大校網 亂排位小心派「寶校」 每年這個時候,不少家長都會向「升學攻略」專欄作者趙榮德(趙sir)諮詢意見。今次我們挑選3大熱門校網:中西區11網、九龍城區41網及沙田區91網給他分析,即使其他校網的家長都可以參考。 趙榮德(受訪者提供) 11校網 般咸道官小、李陞升中有優勢 中西區的11校網,今年在移民潮下學額形勢有否大轉變?此網有兩所女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女孩子選擇女校是否較着數?但兩校均有直屬中學,會否競爭更大?男孩子方面,哪間有升中優勢的學校可以選擇? 此網大部分學校的統一派位學額均不多,如般咸道官立小學、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等,去年和今年預留統一派位的學額均不足30個,學額多少也是選校的考慮之一嗎? 趙sir分析:這次移民潮是有些學生流失,但沒有官方實際數字,難以估計。中西區學校數目多(11校網共16間),當中兩所傳統名校都是女校,如果以名校為目標,當然女孩子着數,但相對競爭亦大。男孩子可報般咸道官立小學,此校與英皇書院、金文泰中學、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以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有聯繫,對升中有優勢,值得優先考慮。此外李陞小學同樣聯繫以上4所中學。 學額方面,如學校世襲生超收額不超過5個,亦可考慮。例如去年般咸道官立小學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有15個,但其實它共有2班小一(各30人),即世襲生已超出15人。如果兩校心儀程度相若,當然選學額多那所較着數。除此以外,還得考慮學校質素。 學額多寡的確會影響派位成功率,所以家長可參考每校的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再作分析選擇。(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 41校網 乙二「以退為進」 九龍城區的41網每年申請人數眾多,區內官津小學學額不足,要向黃大仙43網「借學額」,如何填表才不會被派入黃大仙?去年此網統一派位獲派首三志願學校的成功率比其他校網低,是否表示以往家長們過於進取?甲一、乙一選最心儀校後,甲二、乙二便不應選熱門名校? 如果只心儀喇沙小學,甲二是否應留空?乙二又要選填哪些學校? 趙sir分析:如果41校網用盡學額,當然要向別網借,41校網有足夠學額便自然不會被派去黃大仙。但問題是,你無法知道41網有多少人申請,除非你填那些不太受歡迎的學校,就有很大機會留在41網,但你願意嗎? 一般人選這個校網都比較進取,目標通常為喇沙小學或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我贊成甲部只選最心儀小學,如你只心儀一所學校喇沙小學,便在甲一填喇沙,甲二、三留空;乙二用「以退為進」方式,把第2、3心儀小學都退到龍尾,然後把第4、5心儀小學放在乙二及乙三。比如說,你校網有10所小學,排位次序便是1(乙一)、4、5、6、7、8、9、10、2、3。 91校網 沙田區多英中 沙田區多英中,對不屬於此校網的學生來說,甲一跨區選此區學校對長遠升中是否有利? 由於沙田區人口多,世襲生超收已是常見,91網今年亦有三分之二以上學校均有超收世襲生,如果心儀學校為大熱門(如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沙田循道衛理小學,今年均多於15個超收學額),自行階段亦已選它,是否在甲一及乙一仍繼續選此校?那麼乙二是否要放棄其餘的熱門學校?應該放哪一類型的學校?此網亦有「天地網」之稱,如何填表才不會被派往「寶校」? 趙sir分析:中學派位是根據小學所在區域來派,沙田區英中多,所以如上面所說,讀91網小學對升中有利。 我主張統一派位甲一、乙一永遠選最心儀。乙二仍然用上一題「以退為進」的填表法,可參考41網例子。統一派位乙二位置的選擇,需要有比較可靠的依據,來排列學校的熱門程度及網內排位。本人拙作《2022-2023小學選校一本通》,用過去一年的世襲超收額來排位,有根有據,可以此作參考;否則胡亂排位,容易被派往「寶校」! 註:實際學額數字以學校最新公布為準 ●2022/23小一統一派位日程 ◆1月 22、23日 辦理統一派位選校手續 依照「選校通知書」指示,前往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辦理。家長若在1月18日仍未收到通知書,應聯絡學位分配組 查詢:2832 7700 ◆6月 1、2日 公布統一派位結果 「小一註冊證」將透過香港郵政的「本地郵政速遞」,上門派遞至家長填報的通訊地址。家長如欲透過電話短訊(SMS)接收統一派位結果,可在「選擇學校表格」內填寫可接收短訊的手提電話號碼,並同意透過它接收結果 ◆6月 7、8日 註冊手續 家長須在指定時段到獲派學校辦理手續,如未能於上述指定日期辦理,可於6月9日到學校辦理 (明報製圖)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0期]

詳細內容

教學有辦法:以茶交流 啟發潛能 中學茶藝舍 孕育少年茶藝師

喝一口熱茶,不知令你聯想起什麼呢?茶是故鄉濃,有中學為傳承中華文化,培養學生的雅趣,近年積極推廣茶藝課程,更成立茶藝舍。短短3年,學校已孕育了2名青少年茶藝師,再次證明年輕人的潛能無限!   走入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下稱鄧英喜中學)新成立的英喜.茶藝舍,裝潢古色古香、怡情愜意,予人遠離煩囂的感覺。「這個倒是真,外面世界紛亂,經常叫人心煩意亂,但當你泡一杯茶,即使一個人品嘗,都可以令自己靜下來,暫時忘憂」,校長李慧說。 大學時修讀中文系的李慧,醉心中華文化,也喜歡茗茶,一直想弘揚茶道。直至2018年,遇上新入職、同樣熱愛茶藝的中文科教師羅凱玲,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在學校發展茶文化。 學習茶藝多年的羅凱玲(左),愛與學生分享交流,也喜見學生進步神速。圖中為凌躍月,右為張雪瑩。(黃志東攝) 初為小組形式 學生反應活躍 最初校方只是小試牛刀,以小組形式讓學生接觸茶藝知識;見反應愈來愈踴躍,遂在本學年投放更多資源,並在啟發潛能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的理念下,透過人物(People)、地方(Places)、政策(Policies)、課程(Programs)和過程(Processes)的配合,把這個小組拓展成學會,又開設茶藝舍,以及納入「愉快星期五計劃」下的聯課活動課之一,以豐富更多學生的學習經歷和培養他們的生活品味。 李慧表示︰「『啟發潛能教育』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潛能,只要給予合適的舞台,並加以指導,學生通過鍛煉會得到成功。這些潛能,甚至有機會成為他們將來的終身事業。」 在剛過去的「敬師日」,學會成員便特意為校長和14名中文科教師泡茶及奉茶,中文科主任施莉莉直言很感動,「雖然他們在過程中很緊張,有跌杯的場面,但喝到他們奉上的茶,我還是覺得很溫暖。同時間,老師和學生都有機會交流茶藝知識,達到教學相長」。 施莉莉(黃志東攝) 將結合中文科 拉近中華文化 她又透露,正構思把茶文化結合中文科課程,「中三中文科有單元匯報,由學生在學科提供的選項中,自選一個去自主學習,以專題形式匯報。以往學生最感興趣的題目是節日習俗,今個學年或會加入『茶』,並透過專家分享和舉辦講座,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其實不是想像中般『遠』,可以很生活化的」。 主力搞手羅凱玲,則為兩名中四學生凌躍月和張雪瑩,年紀輕輕便考獲國家認受的青少年茶藝師資格而十分欣喜,「我在她們中一時開始教茶藝,兩個同學都是易緊張的人,最初可謂『每事問』,很怕犯錯。但今天,兩個女孩子已經淡定很多,也表現得很有條理,作為老師,很開心見到她們有這樣大的進步」。 李慧校長(左前)和潘錦偉副校長(左後)推動中華文化不遺餘力,更希望藉茶藝課程,發掘學生的潛能。(黃志東攝) 茶藝不僅是一個觀賞藝術,更是一門學問與修養。(黃志東攝) 學會成員在剛過去的「敬師日」為校長和全體中文科教師舉行奉茶禮,場面溫馨感人。(受訪者提供) ■學員心聲 ◆凌躍月(中四生) 從茶藝中學會專注 「學習茶藝之後,我發覺自己做事比以前更專注、更細心。因為泡茶有很多特定的步驟,而不同的茶葉,浸泡時間亦不同,需要牢記。試過泡茶時,只是一個步驟做不好,就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自此我領悟到,泡茶一定要專心,也不能急。」 ◆張雪瑩(中四生) 最大挑戰:3隻泡熱茶 「我自小也喜歡喝茶,沒想到在中學竟然有機會學茶藝。對我來說,最大挑戰是學用蓋碗泡茶,很燙手的,而且只能用3隻手指拿住,因此很容易手震,甚至跌杯。還記得考茶藝試當日,我也手震得很厲害,幸而最終也及格!」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幼稚園學術高 無助報考官津小學 問◢ 小朋友現時10個月大,學前班應如何選擇?心儀青衣的學之園幼稚園、英基國際幼稚園(青衣)及香港靈糧堂荃灣幼稚園。前二者注重學術,後者是happy school。我想小朋友開心學習,但擔心升上小一會不適應。家住葵青65校網,心儀聖公會仁立小學或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小學自行分配學額階段只得20分,機會只是一般,因此小一選校比較擔心,應選擇學術較高的幼稚園嗎?謝謝! 答◢ 先要提醒你,幼稚園升官津小學的標準,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是取決於「世襲」和「分數」,而非學術高低;學術影響的是升直資或私立小學而不是官津。因此,目前你不用擔心幼稚園程度高低的問題。既然如此,你可選擇香港靈糧堂荃灣幼稚園,因為該校符合你「想小朋友開心學習」這個標準。用20分申請兩所仁立,機會有4至5成。至於你擔心小朋友升上小一會不適應,現在都尚未知能否入到,暫不用擔心吧! 綠茵 翠茵小宇宙 重英文利升直資 問◢ 女兒將於22/23學年升讀PN學前班,正在計劃選校,主要考慮是語境,讓孩子從年幼學好外語,以及希望小朋友愉快學習,但也考慮到將來升小問題。現女兒獲德寶國際幼兒學校(將軍澳)、翠茵小宇宙幼稚園、綠茵英文(國際)幼稚園,以及博士山(香港)國際幼稚園取錄。如果想小學入讀直資學校,請問應如何選擇? 答◢ 博士山(香港)國際幼稚園以英語為主,粵語及普通話為輔;綠茵英文(國際)幼稚園用兩文三語教學;翠茵小宇宙幼稚園以全方位英語學習;德寶國際幼兒學校(將軍澳)則着重培養幼兒思維、創意及社交情意技巧。4校都重視英文,其中綠茵及翠茵小宇宙都有畢業生入讀直資學校。 培道小學多元學習 循道學校資優教學 問◢ 小女現收到培道小學取錄,並在自行收生階段,手持20分選擇了循道學校。因為兩間學校都各有特色,所以想問一問你對兩間學校的見解。小女是超大B,現在讀私幼,整體表現也有中上水平。 答◢ 培道小學教學用多元學習活動,如學科問答比賽、參觀;循道學校則引導學生建構知識,推行資優教學。培道小學多升上香港培道中學和迦密中學,而循道學校畢業生有直升上循道中學、伊利沙伯中學和真光女書院 。如你女兒程度不差,可考慮循道學校。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