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奧數的深坑

我是學能測驗年代的人,小時候很喜歡那些數字推理的練習,覺得數字饒有趣味。中五那一年,學校選了我和幾個同學參加奧數選拔賽,記憶中是到某校禮堂,像公開試一樣寫一張艱深的數學卷。我邊寫邊明白,自己只是陪跑的料子,難以在數學方面更上層樓,後來預科念純數的停滯不前也再次印證這點。不過,就像緣盡後仍惦記對方的戀人,我始終記得數學曾經給我的快樂。 多年過去,我生了兩個跟我一樣喜歡數字、卻又未至於出類拔萃的孩子。哥哥高小的時候,教師讓他參加數學挑戰賽,他拿了個豬肉獎。也許因為自己經歷過,我對比賽光環看得比較淡然,只覺孩子開了見識,知道自己斤両就係咁多,也是好體驗。 沒想到來到弟弟,卻出現令我鬱悶不已的情况。今年小三的他,獲教師推薦參加一個本地奧數機構的比賽,先後涉及兩個盃賽。因為孩子想試,我就讓他報名,之後卻漸漸覺得不對勁。 當年哥哥參加數學挑戰賽,我只需填寫家長回條,就由學校代為報名。今次輪到弟弟,我填完回條給學校,還要自己到那奧數機構的網頁為孩子報名。初時以為是因為兩間小學處理有別,也就不以為意。後來我卻發現,分別在於主辦機構。 我為細仔報名時,要提供地址等資料。沒多久,該奧數機構就開始寄宣傳單張給我,說有哪些特訓課程可以操練奧數。那機構的課程琳琅滿目,除了常規奧數班,兩個盃賽也各有一套體系的課程,程度由小一至中三都有。既有網上課程,也有遍佈各區的面授課程。 賽前提供各類培訓班 這些課程名目繁多,上完初賽培訓班,還有模擬試卷班、晉級賽和總決賽特訓班,層層遞進。比賽是免費的,但課程全都收費,也不便宜。當然,家長可以決定是否參加,但我可以想像,一些家長會對「奧數」二字趨之若鶩,認為難得學校推薦,孩子就該積極預備,而主辦機構的課程自然是認可的選擇。 每次收到那些推廣單張,我都感到不舒服。我中學時的國際奧數選拔,賽前是沒有任何操練的。我大仔參加全港小學數學挑戰賽,也只是校內練習了兩三次,主辦機構沒有特訓。(這挑戰賽是由香港教育大學與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合辦,並有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支援,也許因此就毋須辦收費班吧 。) 在我心目中,孩子如果對數學有熱情,是不用透過比賽發掘的。相反,那些永無止境的競賽和操練,卻可能扼殺天生的熱情。內地有所謂「奧數熱」的現象,即由於奧數被廣泛神化,而出現一整套銜接的競賽體系文化。但正如數學家丘成桐批評,當奧數培訓變成了「工廠」,只會扼殺孩子的興趣。 我曾向學校反映自己的不安,學校說,比賽能讓孩子發揮潛能,還是會參加的,而如果有機構以比賽吸引學生報課程,就要靠家長自己把關。我也明白,羅列校外獎項是本地學校「省招牌」的基本動作,當全世界都做,不做就會陷於不利。事實上,香港有很多辦競賽和課程的教育機構,可謂有供有求。我能做的,就是為孩子選擇不玩這個遊戲。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時代的孩子

我最近開始覺得,兩個兒子不止是我的孩子,更是這個時代、這個蒼天的孩子。我會對他們如何成長抱有一個想法,同時,我的想法,往往並不是上天設計的藍圖。一路走來,我當然會對人生有一套堅實的想法,然而,我所堅實相信或追求的,不一定適用於孩子,又或要在他們身上呈現。 作為媽媽,我會盡力言傳身教,灌輸我覺得重要的價值觀,例如克盡己責、尊重他人、做人有衣食、惜物節儉。我的個性言行,也自然地會塑造孩子某些特質。像我很重視守時,預知無法準時會令我焦慮。大仔也一樣,要確保自己早到10分鐘才會安心。 然而,兒子們有更多更多的習性,與我相距甚遠,甚至我可能不喜歡。例如我堅持實踐環保,盡量裸買,謝絕膠袋,也盡量把家居垃圾分類回收。粗枝大葉的哥哥卻不大願意跟從,莫說需要清洗的外賣盒,一些不用花時間清潔的膠杯盒膠袋,他也隨手扔進垃圾桶就算。每當打開垃圾桶,看到一些可重用或可回收物與殘羹渣滓共冶一爐,我心裏都不禁無奈。 換了以前,我可能會很執著,希望家中各人都忍受些許不便利、不舒適,做到減少消費、減少製造廢物的理想,讓世界上多一個家庭實踐環保,減少對地球的破壞。那可不是為了滿足我自己,而是關乎地球長遠的生死存亡啊,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呢?我的執著,可能會演化成對孩子的強烈不滿,覺得他們「教而不善」,甚至觸動內心的怨念,埋怨老公不夠配合,引致孩子沒有足夠的「好榜樣」學習…… 但我漸漸領悟到,即使我眼中最重要的信念,都不應強加於人,那怕是自己的孩子。我可以循循善誘,耐心說明因果利害,但當一切能做的都做了,而孩子也長成到有自我主張的年紀(像我大仔已經中二),我就該尊重孩子的狀態和當下選擇。 透過經驗學習 面對痛苦的能力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造化。孩子自己選擇的行為,無論最終結出什麼果子,那都是他要為自己生命承擔的責任、他自己的造化。一個人的選擇不一定是最明智,或最適切外在環境需要。但我相信,那必定是當刻那個人的內在狀態下,他所能做到的選擇。不理想的選擇,帶來不理想的結果,才會有動力學習和修正。台灣生命工作者劉仁州老師說,面對痛苦的能力,是需要透過經驗學習的,不讓孩子吃苦,孩子就無法習得面對痛苦的能力。 同樣地,每個時代的人,都有那個時代的造化。我童年時,冷氣機還未廣遍尋常百姓家,街市是用鹹水草加報紙加包雞蛋的,即用即棄是一種奢侈。但我的孩子是這時代的人,他們帶着的時代標記和我不同。升中之前,我大仔一直慣隨媽媽的做法,夏天只開風扇也沒問題,全家一年開冷氣的日子,一隻手已夠數。但剛過去的夏天,他開始要在自己房內開冷氣了。一般現代人追求的舒適便利,他都想去擁抱。耗用地球資源的長遠後果,認知上他當然明白,只是在心靈層面,他遠未準備好去顧慮。他就是這個時代一個正常不過的孩子。 環保只是一例,還有很多時代標記是我不大樂見,卻又明白時代的實相就是如此。像流動通訊、社交媒體帶來的革命,顛覆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模式,我即使已盡力推遲出手機給阿仔,他始終還是走進洪流裏,我唯有坦然接受。 每個時代的人,都要面對那個時代的劫,生態的、社會的、政治的。覺醒不是無中而來,而是經歷過痛苦才開啟。我告訴自己,信任孩子有其破框之時。如果孩子生來是要見證時代的因果,我願意尊重上天的設計,接受孩子身處的位置,靜觀一切的顯現和轉化。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7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生命之歌

最近看了一套關於聲音力量的影片,才知道世界上有一些部族,並不把生日定在嬰孩呱呱落地的一天,而是媽媽決定想生孩子那天。她會坐在大樹之下,直至心中聽見某個旋律,那就是渴望來到世上的孩子的歌兒。懷孕期間,她會不時向族中的年長婦人唱誦這旋律,到分娩時,眾人就會為孩子唱出生命之歌,迎接他的來臨。此後,曲子會在孩子經歷所有生命儀式或重大事情時一再唱出,助他記起自己生命的本質。去到生命盡頭,全村人會用這歌陪伴將逝者,安送靈魂踏上新的旅程。 接納不同 無分誰對誰錯 我覺得這個古老的習俗很美麗,因為人們相信,每個生命都是渴望成為媽媽的孩子而來,而每個靈魂都有一闋歌,提醒自己活出真我,關鍵是我們能否靜心傾聽,會否在浮生的顛簸中,找回自己生命的節奏和旋律。而媽媽,就是第一個聽見我們、保守我們生命之歌的人。 我細仔每晚睡前,都習慣聽我為那一天數算10個感恩。幾年下來,我發現感恩不怕重複,內容新舊無妨,只需誠懇地感應內心當下的感動,那就是最清新的感恩。只要在這個狀態,我就不再是滿足阿仔的要求,而是為表達內心冒起的熱情而說話。 這一晚,我很自然就進入內心,細微地感應有什麼打動了我。我說,感恩你當我的孩兒,在生命開頭這10多年,讓我近近地、仔細地看着你,無論是從前幼兒的你、現在愈來愈獨立的你,每一刻的你,我都那麼珍惜。你很多的片段,即使過去了,在我心裏都仍不時浮現,令我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充實。感謝你給我的幸福。 感恩你和哥哥、爸爸,在很多方面都跟我完全不同,給我很多的衝擊和學習。曾幾何時,當我在你們爸爸身上看到不順眼的東西,我內心會有很多批判、難受、委屈,覺得是爸爸的「劣根性」,要我去忍受、執手尾。後來當我看到你們兩兄弟同樣一脈相承,我內心更難接受。 但漸漸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接納,也明白自己的不舒服,只是因為你們跟我有許多的「不同」。像我喜歡仁慈正向、溫和待人,你們喜歡攻防嘲諷、打岔互懟,那只是不同,卻不能說誰對誰錯,哪一種模式更好。我以為很重要的事,對別人可能就是枷鎖。 此刻是永恆中一個片段 感謝你們讓我學習到,真正的愛,是愛你們每個人的全部,你們當下呈現的每一點特質,都是各自生命中必經的因緣和合。我不再介意你們跟我不咬弦,你和我都擁有完全的自由,去為自己探索,體驗自己所需要的經歷,成為自己要變成的人。 你們要經歷的,那怕看來不盡如人意,我深信去到最後,都是有其深層價值的最美好安排,只是需要時間咀嚼當中的美意。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變化、成長,一如石玉如校長在《給十九歲的我》中所言,此刻所見的,都只是永恆中的一個片段。感恩我能擁抱這份自在平安,跟你們一同見證生命的自由……感恩到半路,孩子已經沉睡,倒是我意猶未盡,繼續輕訴內心的深情—— 每個生命,都有一闋與別不同的歌。那未必是特定的單一旋律,而是一串振動的頻率,當中盛載着我們靈魂的本質。外在形相之下,每個整全的靈魂都同樣美好。但願我也像古老部落文化中的媽媽,聽見你們獨有的歌,為你們保守、唱誦。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3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真正的渴望

朋友的孩子小五,有讀寫障礙與學習遲緩,卻有像郭靖一樣的毅力,讓人憐惜。最近是中學資訊日的高峰期,我陪她們去了兩間學校參觀。各花入各眼,而就像陪人報港姐的女生自己走上不一樣的路,我這個「幫下眼」的姨姨,結果也為自己撥清雲霧,清晰看見將來為細仔選中學的方向。 我大仔現在中二,3年前他揀中學時,我在上中下游各物色了一間可交託的有愛中學,讓阿仔自己選,最後他揀了中游的。當時,我多少都有着眼「程度的匹配」,所以雖然我覺得下游那一間最好,還是支持阿仔揀自己學習能力對稱的中游之選。幾年過去,如今我卻看到自己心態已經不同。 我告訴朋友:「我𠵱家比起之前大仔時,睇得更清楚,更清晰知道自己睇重啲乜。時代愈動盪多變,能夠畀小朋友的心靈安靜成長,先至最重要。」 這天參觀的兩間,都是B3頭至B2尾、有口碑的好中學,給我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一間的校長活像KOL,講座上扣緊家長關心的問題侃侃而談,羅列校內精彩活動和學校有哪些法門令孩子學術上「增值」,朋友聽得熱血沸騰。另一間的校長,完全不談自己學校特色,在有限的時間裏,只向小朋友講解如何預備面試,要注意哪些地方,學校的介紹由教師精簡交代,還為小朋友提供模擬面試的機會。 第一間學校的模式,我3年前也見過不少,這天卻讓我深深反思。其實,那是普遍的做法,即盡力展現學校如何努力砌好課程、幫助家長「擦亮」學生。雖是B3頭的學校,一樣着力鋪陳「亮麗」的外顯成就,學業的、活動(競賽)的,總之讀書唔叻就打波叻。我明白讓孩子透過發現才能、取得成功感而增強信心的道理,但心裏還是隱隱不安:「如果孩子真係冇樣嘢標青,咁點算?」 側重外顯成就 忽略內在價值培育 我想,學校如何支持孩子的學習動機、心理建設呢?但聽完講座,卻感覺不到學校把精神放在這方面。過分側重「外顯成就」,忽略「內在價值」的培育,給我強烈的失衡感覺。學校似是成為一個產品化的地方,孩子成為積極打造的「產品」,背後是一種「最大化」、「盡力提升」的思維。 如前述,這其實是多數學校的做法,未必不好,我認為關鍵在是否平衡。而正如我朋友說「聽得好興奮」,我隱約覺得,未必很多人意識到當中的平衡或失衡。有趣的是,朋友覺得另一間學校感覺不突出,我卻從該校選擇「不做什麼」看到,這是在躁動洪流中,一個難得保持簡單純粹的地方。 如果說,第一間學校的講座是以家長為對象,第二間學校是以學生為對象。那位校長完全沒落墨於講解自校特色,而是把這日視為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升中必經一步(面試)的機會,慷慨施教,我由此看到背後的理念選擇。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這學校着重自主學習,而為培養孩子自信,學生有很多領袖訓練的機會,中二都可以當領袖生。 我感受到這是一間不追逐光環、但提供渠道讓孩子全面發展的學校,當下認定它就是3年後細仔的好去處。朋友問,如果我仔屬B1學生,也揀這間嗎?我說,孩子只要心靈充實,投入、有安全感,自然會按自己能力方向成長,無論是學術或其他。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有能力,想有更大的發揮,就會主動把握、為自己創造機會。若幾年後阿仔想去挑戰更高要求的地方,我會無限支持。我期待一個人又或者我個仔去發現、展現自己的熱情,這是現在我的想法,也是我真正的渴望。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7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我真的看見孩子嗎

我在上篇文章〈難產的創傷〉提到,最近發現大仔的行為障礙,是源於他出生時近乎難產所留下的創傷。這發現不單讓我重新學習了解他,也讓我再次檢視自己。 我一直自以為很明白阿仔,其實我毫不理解他初生時承受的痛苦。當他持續被抱都哭啼不絕,我以為只是他「特別難帶」。 他曾經歷的驚嚇、 痛楚、無助、孤單、混亂,這些一直留下來的印記,我都「看不見」。 為什麼我說「看不見」?我不是一直注視着他嗎? 事實上,我曾仔細記錄阿仔的成長變化,例如1歲懂得走路,13個月開始說話等。他活下來了,像別的孩子一樣成長,有些方面甚至比人超前,我以為他「無事」了,並為他的「進度」暗喜。但多年過去,早陣子我填寫阿仔的成長問卷,仔細翻看舊日誌和相片後,卻留意到一件事——原來他剛懂走路不久就開始說「抱抱」,但我狠心地說「唔抱」,只是用盡方法使他乖乖行。那時的他,只是才滿周歲的小兒。 如今我知道,那是由於我心底的恐懼——我擔心他會成為依賴的包袱、擔心他會索求更多的需要……所以,我很快就抹殺他的需要。而我告訴自己,這是為了培養他的獨立。 我不是在責備自己,只是如實地看自己,諒解自己當年的局限和艱難。正如評估阿仔的姑娘安慰我,我斷然拒絕抱阿仔,是因為我潛意識裏沒有「抱」這回事。幼時的我,毫無媽媽抱過的印象,我也堅信除了影證件相的一刻外,母親沒可能抱我。我沒辦法給出愛與安撫,因為我自己也匱乏。可是,我知道現在的我,已克服了許多許多。例子之一是,感恩遇上印尼背帶,它讓我能空出雙手,長時間孭住阿仔。雖然那只是功能上的「孭」,不是送愛的「抱」,還是令我習慣與孩子親近。到後來細佬出世,我已能毫無懸念地為孩子「送抱」。 與真實的瓶子相遇 今天我已多了愛與溫柔,能在我大仔身上看見那個無助的小嬰兒。我也領會到,只注意孩子的行為,不是看見孩子。關心孩子行為後面的需要和感受,才是真正開始看見,而我做到了。 台灣生命成長導師劉仁州老師寫道:「什麼叫看見?真實描述一個瓶子,就是看見瓶子。但如果看着瓶子,卻想着『為什麼不是綠色的?』、『為什麼水沒有滿?』,瓶子就不會高興,並覺得沒被看見。我們看到的孩子是『真實的孩子』嗎?還是我們只是看到『我想要看到的理想中的孩子、我渴望的孩子、一個不存在的孩子』?那麼孩子會對自己很失望——我不是父母想要的。」 我們很易停留於注意孩子的行為,並因為那不是自己樂見的,而把行為等同於這個人,貼標籤在孩子身上。我想起,自己早年很難面對阿仔的暴躁,曾形容他是「小火龍」、「小火山」。我也介意他不理會別人的感受,在感情上難與他人連結,心裏覺得他像「天煞孤星」…… 現在我明白,孩子內心世界沒被看到、孩子的真實狀態不被接納,是很多行為問題的源頭。關鍵是讀懂孩子情緒背後,那些沒被滿足的需要。當需要得到回應,孩子的障礙自會解開,行為慢慢改變。 我們為孩子煩惱,是因為對孩子的期待落空,而那期待又往往源於自己成長的傷口。孩子是來幫助我們,找回失去的自己、看見自己。透過我們的心,看見孩子的心,就能與那個「真實的瓶子」相遇。人與人的真正連結,就是如此。 我知道,未必每個家長都會擁抱這一套。像有朋友談起孩子怕黑,她很快就否定孩子需要陪伴的可能。我想,也許這是她的痛點,但既然她看不到,就該尊重她這個狀態,我不宜觸碰太多。我說的寫的,只是上天廣撒的種子之一,萌芽自有因緣。祝願大家都找到屬於自己的智慧。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3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難產的創傷

大仔4歲時被診斷為亞氏保加(邊緣的自閉症),現在12歲了,最近再做評估,卻發現他原來根本不是A仔(自閉譜系兒童)。為什麼再評估呢?其實我不大執著於孩子的標籤,從來覺得沒需要為證明阿仔「是或不是什麼」而去尋求一個外在名分。說起來,一切都源於孩子自發的力量。 阿仔本身聰明但不愛上學,而我不喜歡催迫,一直放手讓他掌管自己的學業。他輕鬆地「碌」過小學階段,到了中學卻漸明白,沿用以往模式明顯力有不逮,想進步卻不知從何入手。 我也漸意識到,阿仔常嫌上課悶,可能是因為他需要刺激和有專注困難,只是在小學階段相對不礙事。難得阿仔終於展現向上的動力,我與公家精神科醫生商討,醫生判斷阿仔屬於「未至臨牀水平的ADHD」,但除了寫信告知學校,也沒什麼可以做。醫院依舊提供社交訓練,但阿仔早已上過大量社交班,我覺得幫助不大。 及至最近,我跟一家私營特殊兒童教育機構的資深導師結緣,決定帶阿仔去尋求更多可能。導師服務了特殊需要兒童30多年,她分開2天,跟我見面2小時,又和阿仔見了近2小時,之後非常仔細地跟我解釋阿仔的情况—— 她說,阿仔完全不是自閉症。他能恰如其分地社交對答,回答一個簡單問題時,會意識到對方在問題以外還想多聽哪些資料,而自動補充內容。他能代入別人的感情感受,身體語言並不僵硬,有一定靈活程度,A仔不會這樣。 真正障礙在眼、腦、手協調 然而,他很少眼神接觸,姑娘叫他在1分鐘內自創5個手指動作時,眼睛也完全不望自己的手。所以,他的真正障礙在於眼、腦、手的協調。沒有眼睛的觀察,大腦就沒有feedback loop(反饋回路),不會修正手部執行的錯誤。也因此阿仔不習慣驗證,上堂抄筆記常抄錯,明明數學概念強但經常計錯數。我也終於明白,他洗碗永遠都會留下污漬,我常以為是馬虎,其實是他只用手洗,根本沒用眼睛去看! 同樣重要的是,他的感覺統合失調,皮膚觸感和前庭感覺均有過敏。而身體影響心靈,身體敏感的深層害怕,令他難以跟人有親密感或愛的交流;加上沒有眼神接觸,難免會令人誤會是A仔。 姑娘解釋,阿仔的情况,很大可能源於出生時的創傷。當時他近乎難產,在產道滯留太久吸入胎糞,出生後毫無哭聲,即時送往深切治療部,經歷幾小時生死鬥而活下來,留院1周才回家。身體巨大的痛苦,令幼小的他關掉部分感覺神經。他迴避看人或用眼細看事物,因為出生後所有接近他的人,或是把氧氣喉塞入他的嘴,或是在他身上扎針,都給他帶來痛苦。 同時,姑娘在阿仔對答中感到他沒有12歲的成熟,心智更加接近一個小三生。雖然阿仔認知力強,但心靈狀態近乎6至8歲的發展階段,所以常有不符年齡的幼稚說話,這也易令人以為是亞氏保加孩子不顧別人感受。他心智發展遲,因為出生後心靈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內心在2歲多才開始與世界接觸。回想起來,他的確是個沒什麼社交微笑的BB。 想到這一切,我深感當年自己太稚嫩,不懂溫柔安撫初生後充滿惶恐的他。但姑娘也安慰我,我已給了他很多愛,所以現在的阿仔擁有一份平和自在。我覺得這個新的發現就像一扇新開的門,讓我學習重新認識他。同時,阿仔還是阿仔,他的本質不變,我不會因為他脫下哪個標籤而高興,也不會為之前多走冤枉路而感到不值。我深信,每點灌溉都有價值。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8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媽媽的軟肋

有一個女孩,患讀寫障礙但非常勤奮,在媽媽支持下一直加倍努力,學業跟得上大隊。來到小四,課程愈來愈深,媽媽發現女兒隱瞞測驗,非常失望,覺得孩子不誠實不聽話,甚至覺得她背叛自己。氣憤的她一邊跟其他家長訴苦,一邊對旁邊的女兒說:「你覺得我可以原諒你嗎?」 鍛煉「被傷害的能力」 有一個男孩,聰明但做事眼高手低。他有過度活躍傾向,愈大愈亂七八糟,父母的一些要求,即使千叮萬囑非常重要,他也會忘掉,令人非常激氣。他不願接受提醒,明明很基本的事,都好像不在乎。媽媽為此感到逼迫:這麼下去他只會不斷碰釘,對他施壓又傷感情;如果想不再激心,難道用放棄態度對他? 有一個小五女生,天資很高,喜歡詩詞歌賦,媽媽為她跳級報考名校中一獲取錄,更被編入精英班。升中後女孩不願交功課、社交退縮,學校懷疑她有自閉症,着家長帶她評估。媽媽形容如被判死刑,「如果真的是自閉,我寧可當初沒生她出來」!評估出來,女兒不是自閉,媽媽驟覺一天都光晒——阿女依然優秀,只是不肯認真讀書罷了…… 近日看到兩篇很打動我的短文。第一篇是台灣生命導師劉仁州所寫,他說,一個孩子從小長到大,不知傷害父母多少次,要成為一個好的父母,需要有很多的能力,而其中一種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被傷害的能力」。 為了孩子的事而擔心、失望、激氣,是絕大多數家長必經的經歷。孩子往往出於恐懼或其他原因,犯錯不止一次兩次,而是很多次,令父母傷心難堪。我們能不能夠承受這樣的傷害?能不能好好的跟孩子對話,去了解而不是責難?能不能在自己感到受傷時,不作傷害孩子的言行?能不能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一個成年人,他真的可以信任對方,「不管我犯了多少錯誤、 傷害他(成人)多少次,他還是一樣愛我」? 傷害來自童年累積痛苦 沒有一個人,一開始就已經懂得如何做好父母,這個「被傷害的能力」,我相信就像打機一樣,每個家長都不斷在累積點數。難受的時候,有意識地想自己正在「升呢」了,也許會稍感釋然吧。 更重要的是,孩子其實無意傷害大人。我讀到的另一篇短文,引述了心靈導師托勒寫在《修練當下的力量》的一段——「關係本身決不會帶來痛苦或不快樂,只是將你內在早已存在的痛苦和不快樂引發出來而已」。 孩子的行為讓大人難受,是因為大人內心原來就有傷痛。傷害我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內心自幼累積的痛苦。不容許女兒有偶爾的逃避,因為自己也曾被要求披荊斬棘,怕辛苦這句心聲永遠不容浮面,躲懶是不能饒恕的背叛。不能接受兒子雜亂無章,因為自己幼年充滿惶恐,習慣反覆推敲確保不出亂子才能安心,放任孩子去碰明知的釘,像逼自己一樣可怕。只重視女兒優秀與否,忽略她的難處,因為自己仍定格於被迫超齡讀低班的童年傷口,自我價值被貶,唯有跳班才是救贖…… 看得到傷痛的源頭,就是解結的一半。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即使你道得出我的迷津,我也未必走得出來。當內心卡着,好意見也不會受用,所以我多數只是聆聽心事,尊重不同人的處境狀態。上面的故事,有我自己的、我朋友的。但願每個被打痛軟肋的家長,都能看清傷痛,找到自我成長的力量,體現對自己和孩子更深更真的愛。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難分真與假

8歲的細仔不時都會問我:「係唔係真㗎?」看到電視上的故事,如果是卡通動畫的話,他會較易知道那是虛構的,但如果由真人飾演,他就常會疑惑,那是否真正發生過的事? 兒童都會經歷一個充滿幻想、不能確切區分真假的階段,以「魔幻思維」理解世界,我兩個兒子自然也不例外。每當見到孩子入迷於小小腦袋中的魔幻,我也着迷於他們這種夢幻般的特質。 大仔3、4歲的時候,會非常認真地告訴我,對面街的公屋後面就是馬鞍山線的恆安站月台(那公屋位於觀塘)。他會用觀賞金魚一樣的着迷聲線,形容月台上的動態,令我深深感到一種創造自我世界的能力。細仔的創造力沒有那麼強,但比起過分自我的哥哥,卻有更多進入別人世界的能力,同樣地奔馳於幻想之中。 大仔曾擁有異常瑰麗的想像,但這階段也比較短,大約到幼稚園最後一年,他已脫離魔幻心智,開始帶着一份相對機械的知性,去了解和掌握現實世界。所以,當我發現細仔來到8歲,依然輕易相信虛幻,迷失於真假之間,一方面我為人與人的差異而感到有趣,同時也慶幸自己有更長的時間,慢慢觀察孩子這方面的心智變化。 看《深海大冒險》 怕了魷魚八爪魚 我在細仔身上看到,孩子可以既擁有理性的邏輯思考,同時又信奉一套與之相悖的神秘觀。對他來說,視覺的衝擊永遠凌駕其他元素。例如最近他看《屁屁偵探 》 電影,同場加映的《深海大冒險》有一幕是主角遇上巨型魷魚的險况,之後他就怕了任何魷魚、墨魚或八爪魚,甚至是切成八爪魚狀的香腸,他都堅決不吃。 以往我也知道,對於幼小的孩子,眼睛看得見的因果關係是最容易理解的。所以,能清楚展示物理反應的玩具,例如放歪了就會倒下的積木,會遠比只按一個掣就發聲發光的電子玩具,更適合幼兒的發展需要。 現在我卻發現,細仔雖早已告別幼兒階段,暑假後就念小三了,但大多時候仍相信「看得見為真」。所以,當爸爸追看韓劇,他不時會細細聲問我,劇中人「係咪真係做咗嗰件事呢」?那時候,我就要很清晰地分開兩個層次跟他解釋——在故事的層次,那個角色的確做了那件事;但在真實的層次,那名演員只是在做戲,那是假的。 現在的智能電視可以上網,新一代看YouTube視頻比看劇集更多。有一個講述世界各地怪異事件的頻道,我兩個仔都很喜歡看。有一次我問細仔,那些YouTuber說的內容是不是真的,他答我「是真的」,因為視頻裏看到那些怪異事件的相片。 我們難以完全禁止孩子接觸網上資訊。我在大學時初次接觸media literacy(傳媒素養)的概念,其實在現今世代,中小學生都極需要傳媒與資訊素養的教育。我唯有私下時常提醒孩子們,網上看見的東西都不能盡信。 雖然阿仔依然處於難分真與假的階段,但同時,我覺得他愈是經常有疑問,其實也意味他愈來愈有意識想去區分真假,那也是他成長了的信號。就像他和哥哥都愛聽《三國演義 》的故事,他也知道小說內容真假攙雜,最近他說過,想學讀《三國志 》了解真正的歷史。從旁觀察孩子的成長,實在是個寶貴而奧妙的過程。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0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阿仔恨打工

早兩星期,大仔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們一個「天大喜訊」——他查過勞工處的網頁,發現只要自己完成中三,即使到時他還未滿15歲,也可以找工作做。如果不求全職打工,甚至只需滿13歲、即使未完成中三也可以找兼職,多好! 他連珠炮似地細數,13歲又未夠中三的少年打工有哪些限制,包括不可以在上課時間工作、上課的日子不可以工作超過2小時、非上課日不能超過4小時、暑假期間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不能受僱於某些行業或工種…… 阿仔現在念中一,按法例,理論上今年底滿13歲後,就可以當兼職了。年少天真的他,沉醉於搵外快的大夢,想像自己可以在屋企樓下的商店找收銀的工作,儲錢買想要的東西……他訴說打工大計時流露的雀躍和興奮,是談學業時沒有的。 他本身資質不差,可以用最少的力維持中等的成績,卻從來沒燃起對求學的熱情。對他來說,上學是非常悶蛋的事,是外在世界加諸他身上、無奈地背負的責任。他會用最短的時間殲滅所有功課,同時嘴邊總是掛着「返學好慘」之類的說話,儘管慘過他的學子大有人在。 對於他的嘮叨,我一直以理解和接納的態度處之。我自己很喜歡也很珍惜求學,但我知道這是要自己內發的,阿仔成長的時代和環境跟我不同,他遇上的人也跟我不同,我不需要他跟我看齊。在現行教育制度下,對學習感到怠倦的孩子恐怕是大多數。我接受和尊重他的真心話,不會勉強他扭曲自己,把不喜歡的東西說成喜歡,也不想他違心地迎合大人期望。不過,儘管阿仔沒懷着積極的求學心,我卻同時看到,他一直以合作的態度,完成所有不喜歡的責任。他的盡責和忍耐,已經很值得我感恩了。要找挑剔的地方,永遠都可以找到,但又何苦呢? 打蛇隨棍上談處世之道 當阿仔口沫橫飛地大談打哪些工好,我留意到老公露出類似「少年你想得太簡單」的表情,遂搶在他澆冷水之前開腔。我覺得,難得阿仔那麼熱情和積極,這份積極如能善用,可以成為很好的動力。我由衷地說:「好好呀,如果有老闆信你、請你,我都會為你開心。你能夠成為一個令人信任嘅人,我一定好欣慰。」 的確,人浮於事,不知天高地厚的黃毛小子,憑什麼讓人家請你呢?如果他真能找到兼職,我高興還來不及呀。而且,雖然沒事先講明,我知道他只是想掙外快,不會貿然放棄學業。說不定打工吃點苦,會令他更珍惜學業吧。 聽到我的支持,阿仔彷彿升起萬丈雄心,老公也眼神一亮。打蛇隨棍上,我先跟他談,如何才是令人信任的人,尤其是他的目標工作是收銀員,穩重非常重要,他十分認同。然後,我提醒他調整期望,因為他始終年紀小,多數不會被委以收錢的重任,很可能要做辛苦點的工作,而且樓下的店家有限,或要到遠一些的地方才找到工。我也補充一句:「最緊要係你遇上正經老闆,而唔係搵工陷阱喎。」 於是我老公也加入討論,由暑期工陷阱說起,再聊到我們那些年的暑期工經驗。我想起還有一種掙外快方法,就是替小朋友補習。我告訴阿仔,幫人補習相對不用體力勞動,但問題是:「你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別的家長才會信任你,讓你幫他們子女補習呢?」聽到這裏,阿仔終於切身領會到,努力讀書是有價值的! 當然,十畫未有一撇,沒人知道阿仔會否只是空想。我只是想盡量擁抱更多的可能,也信任一切成器之路,自有因緣和合。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6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社交短板在WhatsApp

網絡社交,大多數人都能心領神會。但有一些孩子,即使面對面也不習慣察看他人感受,隔着屏幕就更困難。 亞氏保加孩子的同理心一般較弱,又或沒興趣(即使有能力)關顧他人感受。我大仔4歲時確診,小學時因我和老公刻意製造機會,助他交了幾個好友,社交問題不突顯。他狀况溫和,我很少視他為特殊的星兒。 他沒有和朋友一起升中,中一過了大半年仍未交到朋友。對此我不特別擔憂,畢竟小學時他省卻了友誼起動的工夫,如今自力耕耘,當需慢慢摸索。種瓜得瓜,他不喜鑑貌辨色、常出言不遜,自是容易孤離。每個人自有成長的過程,我默默靜待他的變化。 有時,也會發生我想像以外、又確切反映阿仔特質的事情。話說我們一直沒為他出手機,但月前我從其他家長得知,同學會用WhatsApp緊密聯繫,老師也加入某個班群組。再三考慮後,我決定出卡不出機,讓他用電腦版WhatsApp來往信息。 阿仔不為此雀躍,反說不想花時間看沒意義的閒聊。我雖同意過量的閒聊可以很擾人,但也告訴他,透過社交媒體保持聯繫,是群體生活的一環。於是,阿仔開始以非活躍的姿態加入新天地。 有天,我赫然發現阿仔的頭像是憤男公仔,加一個大字「滾!」;而自我介紹中,寫了類似「我是耶穌之子,容許你向我求助」。他一廂情願地以為人人都會覺得很搞笑,不明白這如同喝令他人滾蛋、自認為高人一等,可招來很大反彈。我說,知道他嫌「好人」形象悶蛋,但只有老友才會明白他在搞笑,不熟悉他的人會覺得傲慢、乞人憎。 欠同理心只看「實效」 後來,難得有一個同學主動私信阿仔。事緣全班只有他倆遺失了某工作紙,同學問阿仔有否補領,阿仔只答了一個「無」字就沒下文。雖然對方沒說清楚,但推斷他們都忘了在周末假期前補領工作紙。我提阿仔告訴對方,周六他會回校補英文順道取工作紙,到時可影相傳給對方。但阿仔說,或者同學會自己回校解決,而即使他影相,對方家中也未必有打印機。 他覺得毋須跟同學講多兩句,是因為從「實效」來講,他相信對方總有方法解決,毋須幫手。我隨即曉以大義,教他不能只看表面實效,更重要是底層的信息。主動提出幫手是一種善意的表達,代表重視對方的感受和需要、視他為隊友,長遠有助建立友誼。阿仔最終聽從我的建議,對方幾乎是即時回覆,請求他影相。我遂告訴阿仔,那同學一開始就想拜託你了。我又順道講解,只讀不回與適度回應,會分別予人什麼感覺…… 他讀幼稚園時,曾形容巴黎恐襲為「搞笑」,原因是有一個爸爸為了尋找正在巴黎旅遊的兒子,打了逾百通電話。阿仔雖知道那人想確認兒子的安危,情感上卻無法理解他的緊張,因為阿仔只看「實效」:「只要看那人最終有沒有回來,就知道他死了沒有,何需打電話呢?」 我重提舊聞,問今天的阿仔作何感想。事隔7年,他的同理心加強了,覺得打電話搵仔是人之常情,但仍認為「只需隔兩個鐘打一次電話就夠」。理解別人感受的修習仍在持續,只是多添了網絡社交的元素。而我提醒自己,信任他會按自己步伐慢慢成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葉杏麗--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