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善養在社區系列:咖啡店老闆奇妙經歷

善養孩子,不限於在家中,也不止於血緣關係。善養本是一個推動大同社會的信念,我們是如此相信,也一直與不同社群的有心人一起,在自己可做的範圍內,耐心而堅定地一步步付諸實行。 位於銅鑼灣耀華街的「度 Beyond Coffee & Bar」,就是善養社群之中,共同栽種善養果實的社區伙伴之一。想當初,老闆Johnson開咖啡店的初衷,也正正是想創造一個超越咖啡與商品的交流平台,讓美麗的人與事,可以在這裏被盛載,被滋養,被善養。 ****** 我的咖啡店參加了「青年職場共融體驗」計劃,每次跟新學員相處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歸零的旅程:我不僅看到每個人的特質,更讓我重新學習和體驗教育是什麼一回事。 健仔(圖)斯文,聲線細小,不太愛說話,每一步工作總要回頭看請示,顯得特別沒有自信,活像童話《白雪公主》裏那個小矮人——害羞鬼。 跟健仔相處,對我最大的挑戰除了是需要時刻鼓勵他提高聲線回應,還要教他如何能自己穿好工作圍裙,對呀,就是獨立穿圍裙那麼簡單對他來說也非易事。 (作者提供) 努力向途人打招呼 終獲回報 一天下午,我對健仔的進度感到有點氣餒, 當下我約他坐在門外,了解他為何總「害怕」跟客人打招呼,他的答案讓我意外,原來他怕被人在街上認得他!我跟健仔分享了一次我和11歲的小女兒站在店門外跟途人打招呼的經驗,女兒不消10分鐘就告訴我她感到非常難受,因為感覺途人都當她像透明人一樣。 說罷,我邀請健仔跟我一起練習跟途人打招呼,健仔終於明白原來要人注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我跟他在門外一起足足站了個多鐘,我跟健仔說:「健仔,你知嗎?只有在意你的人才會在意你打的招呼,而愛你的人會很渴望你熱情的回應。」健仔聽得很明白似的,接下來,他不斷努力向途經的人打招呼甚至揮手。看着他的努力,我默默在心中為他祈禱,希望真的會有人——縱使只有一個也好——能給健仔一個回應,一個點頭,一個微笑,讓健仔有成功的體驗!奇妙地,在他下班前的最後10分鐘,感恩迎來了一個客人。這是2023.04.27,下午4時50分, 我忘不了這奇妙的一刻! 自此健仔不再害怕跟人打招呼了。在最後一天的實習,健仔竟然用了10分鐘就自行穿好圍裙!當天健仔媽媽和哥哥來探班。健仔更主動為媽媽冲泡我家特飲!眼前我看見的是一輛啟動引擎的小車子! 人生的成長,其實就是需要那麼一次機會,一次成功感,即使只是微小到在圍裙上成功縛上一個小小的蝴蝶結!若我們不吝嗇給身邊任何人一丁點的友愛,縱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點頭微笑,奇蹟就是這樣出現在生命的每一刻! ****** Johnson這個故事,在於沒有以能力定義或責怪孩子,作為一個老闆,在感覺氣餒的時候,他選擇用最大的同感心聆聽,然後陪伴學員做到,並找回自信,他嘗試走相信孩子的善養之路,結果讓他也在作為人生導師上有了很大的成長。但願Beyond Cafe這社區小店能繼續成為滋養人家孩子的搖籃,一如孔子在《禮記.大同與小康》所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期待日後與大家分享更多善養在社區的故事。 文:Johnson 作者簡介:「度 Beyond Coffee & Bar」創辦人,致力結合藝術及咖啡,舉辦藝術分享及創作活動,以推廣正能量,將善養精神應用在社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從匙羮看進化

今天,8歲的女兒在家中邊吃豆腐花,邊跟弟弟打鬧,玩得興起——「啪」一聲,豆腐花的匙羹掉到地上。那一刻,我生氣又擔心地板被弄髒,腦裏立刻浮現:「都說了吃東西時不要玩!」我覺察到自己的憤怒,停下來,把話收回去,但語氣依然嚴厲:「馬上把匙羹拾起來,唔該!」 幸好,我一直以善養(輔助式教養法)教導孩子。女兒明白別人的情緒不等於自己的過失,沒有被嚇壞,仍平靜地問拾起匙羹後要如何,我請她把匙羹拿給工人,拿另一隻匙羹繼續吃豆腐花。 待心情回復平靜後,我便詢問女兒感受去修復關係,並分享兒時經歷: 「每當我弄髒地方,外婆會打,媽媽會罵。所以,現在我一看見地方髒了,便會十分生氣。」 「我討厭太婆和婆婆!」 「其實當年婆婆被打得更厲害,而太婆童年更慘。」 「啊!我討厭全部人!」 「太婆對婆婆,已比她的遭遇好;婆婆待我,又已比太婆待她好;我待你,又比婆婆待我好;我們都在進步呢!」 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發現幾千年來,全世界的教養文化傾向透過6個模式演變,隨時代更替,某個模式會成為當時主流: 一、殺嬰模式:古時嬰兒及孩子常被視作祭品殘殺。 二、遺棄模式:社會雖不認同殺嬰,遺棄嬰孩卻成了新趨勢。 三、矛盾模式:14世紀起西方漸漸否定遺棄孩子,卻相信兒童「性本惡」,透過毆打和嚴厲懲罰使他們絕對服從。 四、侵擾模式:18世紀大眾對兒童同理心提升了,但情感疏離,仍以懲罰和恐懼去控制孩子。 五、社會化模式:19世紀末至20世紀,兒童權益受法律保護,但社會重視紀律多於情感,常以輕微體罰、羞辱或獎勵、讚美來改變孩子。 六:輔助模式(善養):父母能覺察自己情感需要,善待自己,也容讓孩子可以無畏無懼地表達感受和需要,在安全感中成長。 傷害背後 看到進化 感受被愛 回看我的家族歷史,也是整個教養進化歷程的一員! 我外婆生於農村,父母沒時間關心和照顧孩子。外婆排行最小,小時候吃飯,餸菜都被年長兄姊搶光,她只吃白飯。天未光就背着很重的擔挑,摸黑到市裏賣菜,有幾次差點被山洪冲走。外婆雖有父母,卻在「遺棄模式」中成長,沒受到保護,也沒經驗過被珍惜和重視,十多歲就被盲婚嫁出去了。 我外婆對我媽,是矛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外婆很討厭孩子,我媽每幾天就被打一頓(矛盾模式),有時還會把我媽趕出屋外(遺棄模式)。我媽有時會被打至抽筋,要姨媽幫忙塗跌打酒。除了供食住外,我媽幾乎沒感受過外婆任何的關愛。 我媽對我則是侵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嚴格操控,要求規律作息,否定情緒(無論正面或負面),說話和表現都要符合要求,否則就換來懲罰(侵擾模式)。我媽常用冷待來懲罰我,而每次冷待,對兒時的我來說,都是一次遺棄,我總要花很多氣力來換取被母親重新的接納。 由遺棄到矛盾到侵擾,傷害背後,我看到進化;進化背後,就是我們曾感受過的愛。太婆的爸爸有時會給她說故事,公公在艱難中也曾買玩具給媽媽,媽媽則會給我買雪糕車的雪糕,肚痛時用驅風油給我搓肚。這些一點一滴,都化成讓世界更美好的動力!而我則努力從社會化模式進化到輔助模式。 女兒說:「如果我將來的孩子打翻了匙羹,我會很溫柔地叫他再拿一隻就好,不會像你這麼煩躁。」 對啊,教養一直在進步,我期待着輔助教養下的孩子,建立更有愛和包容的新世界。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建立抗逆力

《善養小童成大同》作者顧樂本(Robin Grille),近來在災難中活過來,他在澳洲遇上史無前例的大洪水,與太太幾日幾夜因為極度猛烈的暴雷豪雨而被困屋內,兩口子貼着對方都無法聽到說話聲線,唯一可以做的是緊擁在一起,聽天由命。雷雨過後,四周山泥傾瀉,滿目瘡痍,他們的居所幾乎毁掉,有鄰居失蹤了,社區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惶恐。 幸福童年 助跨過災難 顧樂本說災難對社區的孩子造成創傷,其中一個徵狀是往後變得異常懼怕下雨,但是受創孩子當中,有一些明顯徵狀較輕,他說這些孩子都是在生命早年得到很多的擁抱和愛!他更說,許多研究都顯示眾多災難後恢復得好的人,都在童年於家庭裏享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和備受寵愛。 同時,我從不少倖存者故事裏也發現,他們之所以較容易在災難中逃出生天,與擁有幸福的童年相關。例如一些納粹大屠殺生還者和脫北者都提及他們有幸福的童年,家裏充滿愛,父母提供巨大的安全保護網,甚至視他們為掌上明珠,高度滿足他們的欲望。他們未必在童年時掌握到很多生活技巧,但是自我價值感很高,在災難時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自信心、積極樂觀心態和生命力,讓他們能夠千方百計應變和存活過來。 讓我們看看這個故事,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埃爾弗里德.蓋林格(Elfriede Geiringer)的女兒伊娃.施洛斯(Eva Schloss)敘述她童年很幸福,父母和哥哥對她的關注與愛從來都不缺乏。她記得小時候爸爸鼓勵她在衣櫃頂跳下來,而他每次都會接緊她,她感到既興奮又安全。她又說自小以來都未見過媽媽煮飯,家務由傭人照料,但是戰爭開始後,家道中落,媽媽不單能夠應付家務,也擁有生命熱情去學習化妝技巧,以此謀生,她更能運用本來就擅長的人際技巧招徠生意,在很艱難的時期仍能生活下去。兩母女後來在集中營內以超凡的勇氣、毅力、積極心態和巧妙的計謀雙雙逃出生天,並在災後打理慈善業務數十載。 這些倖存者故事,也喚起我一些育兒往事。當年,我以為要刻意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讓她盡早獨立,並擁有良好的品德,才是最恰當的教養。可是,我做的一切忽略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包括讓她充分感到受保護和疼愛,以及可以放心做真實的自己。我沒有提供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卻處處要求她獨自面對困難和關愛別人,表現良好的品行。結果,她根本無法自在安心地做真實的自己,例如在脆弱又需要我陪伴時,會擔心我不滿意她依賴而在情緒上遺棄她。 盡情依附 儲滿安全感 我學習善養後,才明白到讓孩子先在早年滿足情感上的成長需要,容許他們盡情地依附照顧者,並在身心層面有很廣闊的探索空間,他們才能擁有滿滿的安全感、自我價值和生命掌控感,至於同感心和利他的特質,則是稍後階段才發展出來的。 從前,我將教養焦點放在培育顯而易見、容易贏得別人稱許的特質上,卻忽略了其實不易被看見和稱讚的特質——安全依附感和愛的儲備,這些才是一生面對所有逆境的承托力量,以及所有對生存有利的特質的泉源! 善養是用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它不止是倖存者的救命關鍵,也是讓孩子一生能夠應付困境、活得心滿意足的最重要地基。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生命教練)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你為什麼總是不聽我話?

兒子小時候,我媽媽會來幫忙照顧他,她偶爾會向我投訴:「孫子很固執!不聽話!」 我眼中的兒子非常懂得聆聽自己內心,有主見,不盲從;但當環境有限制,需要妥協時,他都會非常合作。尤其當他愈長大,就愈容易照顧,跟他相處愈輕鬆,所以我初時並不太理解我媽媽的不滿。 回想婆孫間的相處,外婆叫他做的事,從孩子的角度看都是他自身的事,例如吃多少飯、穿不穿外套、幾點洗澡。而且外婆的態度是——我懂得比你多,所以你要聽我的話;而且我愛你,你聽話就等於接受我的愛,那我也會更愛你。 人本來是透過直接感受自己的身心需要而行動,肚餓便進食,熱便脫外套等。對孩子來說,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身心需要,而且會從經驗中學習,從錯誤中更了解自己和成長。然而,當大人不斷強調:你不懂,你不懂怎樣做正確的決定——這跟孩子內在的力量和智慧相違背,他們本能地反抗也是自然而然。 而當這一切發生在「愛」的名義下,孩子漸漸也會為了想愛和被愛,而相信自己不懂,相信聽話就是生存之道。 到底怎樣才能跟孩子良好相處?或者要問的是,到底孩子最需要什麼,才會發自內心顧及別人的需要,懂得溝通妥協,同時又能忠於自己,愛護自己呢? 有次全家聚餐,我媽媽又提起「聽話」這話題,沒好氣地問孫子:「為什麼你總是不聽我話?我叫你做的事都不做,但你媽媽叫你做的事又會做呢?」 孩子最渴望感受到完全被接納 當時5歲的兒子,純真淡然地回應:「因為我媽媽叫我做的事,就算我真的不做,她也OK。所以,我就會想做。」他淡淡的回應讓我目瞪口呆。原來孩子最渴望的,是感受到完全被接納,感受到愛並不需要透過服從或條件交換而來。 當然,我也會叫孩子做事,但這是我的需要,我會把「我的需要」和「他的需要」分清楚。例如,我想他早點洗澡,原因是我想早些完成家務,大家早些睡覺,我想收工(我的需要)。而他想晚點洗澡的原因是想玩玩具(他的需要)。 當兩人的需要有衝突,除了溝通,我會覺察自己的心態。例如,我想他做某些事的背後,有多少是由恐懼驅動的?恐懼來自哪裏?我為什麼那麼執著要他服從?我有多了解他的需要?我有多設身處地感受他正在經歷什麼? 如果我真正接納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即使經溝通後他並沒有聽我說話,當中也會有一份體諒,孩子會感受到我帶着愛去尋找折衷方法。每個人感覺到被明白和接納時,內在的愛便會啟動,想去關顧他人。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真心顧及我的需要。他現已長大,跟別人相處時也自然會顧及雙方需要,一起找折衷方法。 要真正接納孩子,須由接納自己開始。為人父母的我們,小時候有多少不被接納的經歷?那些責備、苛求、忽略、遺棄、無人明白的傷痛,都影響着我們怎樣對待孩子。因此,善養的第一步,並不是學習什麼技巧,而是覺察自己的一切,包括創傷、信念、情緒、期望等。我們對自己的接納,會化成內在養分滋養自己,繼而成為孩子的內在養分,讓他懂得愛護自己,同時也會關心別人。 文:黃斯薇(教育大同及瑟谷教育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捍衛哭的自由

每逢聽到人家的小孩很喜歡上學,我都不禁嘆道:「為何我的孩子不是這樣呢?」 確實有些小朋友很喜歡上學,但我家兩個小孩都是敏感型,官感和情緒都較濃烈,學校對他們來說實在是一個戰場。 兒子不喜歡上學,實在也有他的根據和因由。他曾跟我分享上幼稚園時,種種不舒服的情境,包括很多「強迫活動」,而沒有說「不」或選擇的空間,例如:被迫吃他覺得很難吃的茶點,被迫做填色活動並且要塗滿框框而不可出界,被迫做手工及唱歌,被迫跟不喜歡的同學同組玩耍等;甚至如廁也沒有選擇,男孩子必須要站立小便,但又往往弄濕褲子。 老師的安撫 孩子視作責罵 當中令我最憂心的一項——「不可以哭」。兒子天性敏感,每天上學已經那麼不容易,哭,本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然而,師長們覺得理所當然的安慰,對待有情緒的孩子時表現的態度和表達,往往會不經意在孩子心中留下無法覺察的傷痕。 有次,兒子放學後說:「今天我在學校哭,被老師責罵了……」我心中感到不解,老師不都是很溫柔的嗎,於是問:「老師是很兇的罵,還是很溫柔的呢?」兒子答:「很溫柔的罵……」我再問,兒子答:「老師說:『不要哭啦……』」原來,「不要哭啦……」這句看似安撫的說話,對兒子來說已經是一個否定,讓他覺得哭是一件錯事,更覺得自己被罵了。 找一個角落 讓兒子慢慢哭 就這件事我寫了一封信給學校解釋兒子的情况,並送了一本《善養小童成大同》給學校,又打電話跟老師和駐校社工傾談。老師了解後說願意配合,會找一個角落讓兒子慢慢哭。 「我跟老師說了,你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兒子聽到後立即雙眼發光,睜大眼睛的問:「我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我答:「對啊!」兒子再問:「我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我答:「對啊!」看見兒子興奮的反應,我也有點觸動,原來「哭」這個自由,是一直這麼被牢牢的打壓着。兒子之前不肯上學,原來正是在捍衛自己哭的自由! 後來,我再問兒子在學校的情况,他說,老師現在不會說「不要哭」,但會說「不用哭」,或「哭也見不到媽媽」。我不禁嘆息,這些表達,其實也在否定孩子的情感需要啊!而且,「哭也見不到媽媽」令兒子錯誤解讀為「哭就不讓你見媽媽」,有威脅的意味……難怪兒子後來仍是不願上學! 重新接納自己軟弱時刻 在我修讀輔導學後,明白到哭是一個很重要、也很有效釋放情緒的渠道;但同時,我接觸到不少不懂得哭的成人,就算感到多痛苦多傷心,都流不出一滴淚,因為從小就被灌輸「哭是不好」或「哭也沒用」的信念。而他們療癒的其中一步,就是重新接納自己軟弱的時刻,讓自己哭。 但願我們的社會,愈來愈重視情緒的需要,認知情感的價值與力量,不論是成人、孩子,人人都能享有哭的自由!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0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父母的道德創傷

近年,我在工作中接觸到不少有情緒困擾的家長,當中讓我格外感觸良多的一個現象,稱之為「道德創傷」。「道德創傷」一詞大約出現於20年前,原指當人做了僭越自己道德標準的行為後,情感上傷害到內在的道德良知,所引發的嚴重羞恥或罪咎感。這個概念最初被應用到倖存的軍人身上,近年也有人提出從事某些行業的人,例如醫護人員、新聞工作者等較大可能出現「道德創傷」。 那麼,我從家長身上體會的「道德創傷」又是怎麼樣的呢?或許,你我都曾有過類近經驗。 舉例說,媽媽阿芝定期參與一個網上的家長聚會,一直熱心關懷其他家長。一次,當另一名家長提起一個只出現了一次的成員時,阿芝沒有一絲印象,她內在即時出現了一把嚴苛的指摘聲音,並罵自己「無良心」。她突然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很可恥,愧對他人。多年來,阿芝這個內在「無良心」的批判聲音,不單讓她時常陷於自責之中,也讓她在所有人際關係中不斷退縮,並影響和女兒的關係。 有一次,阿芝因一名身在外國的朋友的嬰孩夭折了,接連好幾天她都為了自己不能親身去幫忙而十分自責,情緒低落。當她10歲的女兒提出,希望阿芝陪她玩耍的時候,阿芝便大發雷霆,罵女兒「無良心」!在阿芝的潛意識中,她認為女兒即使不認識那個朋友和她的嬰兒,但也應要懂得為她們悲傷,並停止玩樂,這才算得上是「有良心」。可是,年幼的女兒並不明白,為何要為不認識的人哀傷,反倒因阿芝突如其來的怪責而哭了一場。這個孩子此時尚未發展出同理陌生人的能力,而阿芝對她的道德要求,卻為她的情感帶來創傷。 兒子喜歡奶奶 妒忌變自責 又例如,另一名媽媽菲燕,她的奶奶會在她兼職上班時幫忙照顧她的兒子,她因兒子好像喜歡奶奶多於自己,內心開始感覺酸溜溜,醋意慢慢變成了自責。她覺得,明明奶奶好心輔助自己,又很愛惜孫兒,她反而去妒忌奶奶,實在是一大過錯。就這樣,她有好幾天都陷於妒忌與內疚的糾結情緒之中,心情低落,無法好好陪伴兒子。後來,我跟她說:「妒忌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必須特質,由於幼兒要依附媽媽才有最大機會好好生存,就像海豚寶寶要黏緊媽媽6年才分離一般,妒忌可以驅使媽媽自然渴望要更親近和滋養孩子,那是對小生命的安全和成長都最有利的。所以,你可以完完全全地接納自己妒忌奶奶的情緒和感受。」菲燕一聽到這番話,便哭了出來,她困在妒忌與內疚的漩渦裏,那些掙扎多時的痛苦,忽然消解了。 其實,不少家長都擁有不同程度的「道德創傷」,有些內在批判聲音很強烈,讓他們教養孩子時不自覺陷入四面楚歌,有時既憤怒又自責,有時既羞恥又焦慮;我看見他們感覺束手無策,又不知如何自處,為他們感到很難過。 我想為這些家長作出建議:當苦惱情緒出現時,嘗試細心聆聽批判聲音在說什麼,記錄下來並向可信任的人說出,然後持續跟那些聲音磋商,找尋一個能夠自我接納的新定位。例如像菲燕那樣,可以重複對指摘的聲音說:「妒忌不一定是可恥和可惡的,我這樣妒忌奶奶是大自然賦予我的特質,背後有美好的原因。」 我衷心希望活在大小「道德創傷」夾縫裏的家長們,都有機會在內心開創一片更自由自在、輕鬆愉快的新天地。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生命教練)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與孩子共同學習 一起成長

「媽媽,你可以接受我喜歡的事嗎?」一天早上,女兒問我。她今年10歲,前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期望獨立自主。 我和女兒的性格很不一樣,她是表達型,我是不想表達型;她好動好熱鬧,而我更愛獨處和寧靜。從小她就是帶着陽光而來的小孩,陪着她長大,我很羨慕她擁有無拘無束的生命力。我成長於一個傳統威權家庭,重男輕女——「女孩子讀多少書也沒用。」從小不是沒有感受與反抗,小時候卻被標籤為「任性」,最後還是學習把情緒壓抑下來,以為必須學會努力,以為必須學會循規蹈矩。 女兒的來臨,我希望可以有一種方法停止我過去承受的難過。一代與一代之間的教養猶如「傳染」,上一代如何生存,自然會用這方式教養下一代,無關乎對錯,可能他們只懂這方式。而我想改變。 「為你好」的焦慮不安 一直以來,女兒對學習都很積極,吃、睡、玩都按她需要隨其自然。在她快升小一時,我覺得必須將自律模式固定下來,開始要求她按刻板規律的方式溫習,批判的話常掛在口邊:「你可以唔好郁來郁去?」、「你可以坐定定?」、「你仲係話極唔聽?咁曳!」。隨年齡增長,女兒的不順從讓我感到很挫敗和氣餒,日復日的親子衝突令我們的關係很受傷。在無數的情緒波動下,我選擇去學習。我開始意識到生氣和憤怒的情緒底層,更多來自小時候被指摘時的恐懼、無助,以及對教養上不知所措的擔心和焦慮。 「我信息」——從需要出發 有幸接觸到「我信息」,一種着重表達我的感受與想法的溝通方式:由「指摘別人」到「我的感受表達」轉化;由「你信息」轉化成「我信息」。由此,為我開展了一個新世界。我能夠從自己需要出發,不帶指控,卻又真誠地表達:「媽媽(我)希望你(女兒)能夠安靜下來。」我漸漸明白,情緒背後,我所需要的是對「秩序」的掌握,也許是因為心底裏害怕出錯,從小沒有感受過自己的需要能夠被接納…… 偶爾讀到女兒的一篇隨筆,我才明白,她渴望她的意願能夠被尊重,想法能夠被接納。例如我曾為了她書桌混亂多次念她,女兒會回應說﹕「媽媽,你好煩!」其實,她答應會把書桌收拾好,只是需要時間,而更可能不是我們期望的時間。有一天我發現她做到了,對她說:「我看見你把書桌面執拾好,感到很安慰,我很喜歡整潔。」 以「我信息」表達自己,女兒比我學得更快。有一天我跟她開玩笑說:「你像女孩子嗎?你看來就是粗魯。」她認真地回應說:「媽媽,你這樣說,我感到很委屈,我需要你認同和支持我。」她竟然比我還懂「我信息」。女兒的自我表達和不盲目順從,讓我不斷反思教養上重複犯下的錯誤。我們總是以擁抱來化解衝突所帶來的傷害,每一次她都比我勇敢,總是用手輕拍我:「沒事了。」 善養最讓我感動的是,尊重孩子情緒的自我表達,接納孩子成長發展的需要與步伐。作為一個媽媽,從陪伴女兒成長,到重新面對自我的成長,女兒成了我的人生導師。父母與孩子需要共同成長,孩子多少歲,就是多少歲孩子的父母。父母不是一個角色,而是一種關係。 上一代的鬱結苦在心頭,威權很多時只是掩飾心靈的創傷,背後更多的是恐懼、委屈、無助或無奈,學習表達情緒是帶來轉化的開端。 教養看似是一個家庭的事,也是一代傳一代的事。我還在努力,但這次我是樂意的。 文:沙貝(素養培育及家庭教養推動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2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善養救未來:楊采妮的媽媽課

提起楊采妮,相信很多人會想起她當歌手時的青春玉女形象,其實她也是熱中於家長教育的好學媽媽。在我們推動善養這5年來,Charlie不僅支持我們出版《善養小童成大同》, 最近更與我們的善養團隊一起共學。 「每次當兒子問可否買玩具時,我就莫名惱火,第一個感覺就是『又要?』,我會直接解讀成『貪心』。但那次共學之後,我反思到這跟我自己小時候的成長很有關係。」Charlie分享,兒時常常受父母提醒,不可接受別人的東西,就算是親友,硬給時也要想方法拒絕。「這本是好事,特別是我做母親後,更明白我父母嚴謹的教導;但同時,這不單影響了今天我對孩子要求的看法,也發現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不善於說出心裏真正想要的事,因為覺得這是『好貪心』。」 「又要」買玩具「好貪心」? 「其實,能夠把心裏覺得想要的事坦白說出來,無論最後對方同意與否,坦誠地表達內心想法,沒有感到遺憾及不公平,可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孩子能夠天真坦誠地開口問我們,而非壓抑着真正的想法,不就是我所希望的嗎?」 那天晚上的共學經驗,談到了兒時有哪些需要未被滿足,整個討論、探索、默想的過程,深深觸動了Charlie。當她意識到因着兒時的經驗,產生了某種主觀「觀念」,當下便立即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孩子說想要玩具車,這次我說『你們已經有很多車了,等媽媽考慮一下』,結果孩子反而說,『媽媽,it's OK,我只是想說我很喜歡』。」當孩子表達自己需要的時候,Charlie不再即時產生怪責的情緒,容讓他們發言,希望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藉此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跟着你們的課程,我每天也在修正對待孩子的方式,連我對待自己的方式都改變了。」 家有兩個孩子,總有爭執之時,Charlie也跟很多家長一樣,會有大爆發,然後又感愧疚的時候。在丈夫支持下,她嘗試與孩子「單對單」約會。「啟發我的其實是我老公,他一直堅持無論怎樣都要有夫婦兩人的時間,所以我們每年都會有兩次無孩小旅行。最初我說『怎可以放下孩子呢』?老公就說『等我來跟他們說』,我見他們3個『男人』坐在一起談得好好的,最後發現孩子原來都OK時,我就開始試試帶一個孩子出街, 着另一個在家等候,發現效果奇佳!回家時,兩兄弟親愛得像多年沒見一般,分享各自見聞。對我來說,原來帶一個孩子外出,比帶兩個容易得多呢!」 Charlie一直熱心公益活動,多年前與圈中好友成立小黃花慈善基金,扶助有需要的孩子。但現在,她覺得家長是更需要支援的一群。「Parenting永遠學不完,有時別人有用的方法,在自己身上用不着。始終各人的實際情况不一樣,但可參考,互相支持。我認為先管理自己的情緒及排除偏見最重要,跟一些open mind、不隨便批判的人共學,的確讓我感受到,原來用善養的概念帶孩子,比想像中更輕鬆和諧!」 文:教育大同團隊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也談親子間的感恩

正向心理學研究指出,感恩有助提升幸福感,為身心健康以至人際關係帶來益處。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將感恩這份珍貴的禮物帶給孩子,為他們培養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感恩」是感激別人對自己的恩德,關鍵在於「感」——先要感受到別人的恩惠╱恩寵。感受有很多種,開心╱不快,平和/生氣,放鬆/緊張,勇敢/害怕,以至感恩。生而為人,我們是眾多感受的總和,若要孩子懂得感恩,先要讓他們懂得感受自己。善養,從關顧各種感受開始。 孩子年幼時,我是全職母親,希望讓孩子從頻繁的親子互動與接觸中感受到至親的關愛。我重視他們的感受與需要的同時,也期望他們慢慢懂得表達自己感受。記得孩子牙牙學語時,生氣、發脾氣後,總會主動走過來要媽媽抱抱,其實也是想在脆弱的時刻,得到至親的接納和愛護。可惜我們作為爸媽,有時只顧聚焦在發脾氣的行為,甚至把孩子推開、訓斥,否定了稚子當刻的需要,讓孩子自己也以為,有情緒並不好,會被責罰。 孩子會生氣,媽媽也會生氣;我還有其他不同情緒以至個人需要,且隨着孩子成長,親子間的想法愈見不同。凡此種種,我都盡力以簡單、直接的傾談去化解。在孩子還小時,我會盡量用他們聽懂的言辭或方式讓他們明白。 「媽媽剛才生氣的樣子令你很害怕,是不是?把你嚇倒了,很對不起。媽媽是因為XXXXX才這樣生氣……」 「媽媽現在很難過,你現在自己先去玩,媽媽想在房內一個人靜靜地坐一會,待會再來找你,好嗎?」 我認為:媽媽毋須做出完美人設,免徒添壓力。相反,因着有血有肉的表達,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真情實感及彼此間的連結。記得有次兩個孩子因煩惱而私下聊天,以為在旁的我睡着了聽不到,長女對么兒說:「如果媽媽知道就好了,她會跟我們去談談。」從中讓我知道,這種什麼都可以傾傾的做法,他們很受落。 當我能夠以身作則,坦誠及真實地表達個人情緒及需要,也讓孩子從觀察中學習怎樣面對自己的情緒及需要,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同理心。很多看似細微、平常的相處,往往在日後的某時某刻,透過某事顯露出來。例如,長女剛升上跨區的中學,有時會留校食午飯,我加了一點零用錢。某天她說想在放學後買杯珍奶,我正打算掏錢,她卻謝絕了:「媽,最近你在我身上用了很多錢,我用零用錢去買好了。」當下我為她的懂事而欣慰。 善養,需要親子間的真誠溝通,關顧孩子的所有感受和想法。當孩子感到充分的愛護與接納,自會懂得感受自己並同理他人,由衷表達感恩之情。多年來,在親子間着重感受表達的薰陶下,我的孩子若感到自己真的做錯了,會主動跟我和老公道歉;又或眼見父母辛勞,他們也會主動說聲「多謝」。我想這些,都是善養帶給我們家庭的善果子吧! 本年度感恩告示行動已截止報名,可以直接捐款支持教育大同,繼續推動善養文化:https://bit.ly/3hQTs8o 文:李慧敏(兩孩之母、善養教育支持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別說「不要哭」「不要怕」

人人都有情緒。有些人將情緒分好壞,例如開心是好,憤怒是壞。彷彿好情緒令事情變好,壞情緒就令事情變差。實際上,情緒不分好壞,只是我們回應不同處境的方式,每個表達出來的情緒都有其作用。「善養」要點之一,是接納孩子有表達情緒的需要,父母需要同理孩子的情緒,同時也接納自己的情緒需要。 大女兒3歲時,一次帶她上學途中,我們出乎意料地經歷了一趟深深接納情緒的旅程。那天,明明沒特別事情發生,女兒在港鐵月台上忽然失控大哭。我問她發生什麼事,她也說不出,只是歇斯底里地哭鬧,甚至躺在地上嚎哭。眼看快要遲到,心裏着急,用盡方法安撫都無效。月台上承受着旁人目光,連月台助理也前來關心,作為爸爸,頃刻也感到有點憤怒與無助。 我曾想過強行帶走她、責罵她等,但心知解決不到問題。當下,我毅然抱起女兒,坐在月台上的椅子上,溫柔而堅定地說:「我看見你很不開心,不停地哭,但爸爸問你原因你說不出來,爸爸也不知道如何幫你。我現在也着急了,也有些不開心,我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接下來的5分鐘,我會做些呼吸練習,你可以繼續哭、繼續叫,待爸爸的情緒平復過來,我們再一同處理。」 接着,我專注自己的呼吸,連結自己的內心,一直覺察着自己有什麼念頭走出來,不時向女兒解說,我現在正在呼氣、吸氣。就在這個歷程中,我了解到自己憤怒的來源不止是無助,還有介懷別人的目光、擔憂遲到,也對女兒說不出原因的哭叫感到生氣等。在覺察呼吸的過程中,我獲得內心的平靜,清楚自己的思緒,漸漸能接受自己的憤怒、無助及擔憂。我沒再探究女兒哭鬧的原因,只是等待她情緒平復。在這短短幾分鐘,我們沒有對話、對望,我緊抱着她,讓她知道我與她同在,確保她安全,接納她這一刻就是有情緒。最後我的平靜感染到她,她自然地停止哭泣,並表示準備好上學。我抱着她靠在我的肩上,便一起回校了。 覺察情緒爆發 比尋因更優先 這趟旅程,讓我更深體會善養的原則及理念,當情緒爆發時,首要並非追尋原因,而是覺察自己及孩子的情緒,接納這些情緒出現,問題定必會有所緩和。 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否定孩子情緒,例如小孩跌倒後哭着等待父母幫忙,有父母說「無事、唔痛」 ,或帶有性別定型地回應「男孩子應該要勇敢,不需要哭」等;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後,憤怒或無助地找父母求助,有父母會回應「小事,不用哭」。 「你可以的,不要放棄!」 幫不到孩子 筆者是一名歷奇教練,在帶領小朋友玩攀石或高空繩網時,常見有小朋友因為恐懼或缺乏安全感,在半空中向父母表示「好驚!唔想玩」,很多父母都會回應說「勇敢一點,繼續!」、「你可以的,不要放棄!」 父母可能認為,否定了情緒便解決了問題。然而,當孩子說痛,以「無事、不痛」回應後,孩子的痛真的會消失嗎?當父母以「不用怕、要勇敢」來回應孩子的懼怕,孩子實際上接收的信息是:「我不應該驚,我不夠勇敢」。下次,父母可以試說「跌倒真的很痛呢,告知我哪裏痛?」、「和朋友爭執,一定不好受吧?」、「這麼高,爸媽也會感到很害怕啊」。當父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感到受認同、肯定、關心,便更有力量去克服當下困難。 文:Stephen Ma,一名社工爸爸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