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團:年頭部署 復活節復辦 學校花心思 推「平靚正」遊學團

全球復常,香港亦解除所有防疫措施,不單市民紛紛起行外遊,連學校也復辦遊學團。近日本港有私校以「科學探究」為主題,籌備團費高達18萬元的「非一般」親子北極團,引來熱議。惟不少官津小學卻力撐,「一般」遊學團也並非「質素低」,只要花心思策劃,同樣可擴闊學生視野,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剛過去的復活節,是香港結束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後首個學校長假期,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下稱青小)即馬上恢復停辦3年的遊學活動,率領了18名合球隊隊員前往杭州及上海,作為期5天的運動及文化文流。校長程志祥說,不同的學習經歷,尤其是多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溝通,對學生的成長會帶來裨益,「所以我們一直有個想法,就是在疫情可控之下,盡快展開交流活動」。

遊學團:年頭部署 復活節復辦 學校花心思 推「平靚正」遊學團
文化交流——本港解除所有防疫措施,青小率先把握復活節假期復辦遊學團,帶領學生到杭州和上海作運動及文化交流。(受訪者提供)

北上搞合球友誼賽

副校長羅勁柱補充,由於辦學團體是一個國際化機構,該校向來與不同地區的學校都有緊密聯繫,「今年1月中旬,青小就接到杭州一些小學的交流邀請,及至2月6日,香港與內地正式通關,所以順理成章,我們疫後的『第一炮』,便選擇到杭州,跟兩間學校作合球友誼賽,也順道探訪位於上海的姊妹學校」。

遊學團:年頭部署 復活節復辦 學校花心思 推「平靚正」遊學團
羅勁柱(受訪者提供)

遊學團:年頭部署 復活節復辦 學校花心思 推「平靚正」遊學團
切磋球技——青小在杭州分別跟兩間小學舉行合球友誼賽,讓兩地學生互相切磋球技。(受訪者提供)

雖然今個復活節假檔期,不少學校都蠢蠢欲動,欲帶學生衝出香港,但最終能夠成行的不多,青小算是當中的少數。負責處理今次遊學團行政工作的教師佘茵茵透露,該校早在1月下旬部署,「那時已經收到消息,兩地通關在即,而學校亦已決定首團將會去杭州、上海,於是我馬上規劃行程,同時找旅行社查詢航班情况、機票價錢、準備招標文件,也同步請家長替學生隊員預備好有效的護照和回鄉證。當政府一宣布通關,我便立即展開招標程序和落實機票。由於提早很多準備,整個過程相對順利」。

遊學團:年頭部署 復活節復辦 學校花心思 推「平靚正」遊學團
佘茵茵(受訪者提供)

今次浙滬之行,扣除政府津貼,青小每名學生需支付約2500元。或許在有些人眼中,這個只是「一般」遊學團,但校方相信,學生有不少得着。程志祥指出,透過今次交流活動,學生增進了對內地文化的了解,而藉着運動交流,也深刻體驗到團隊合作和體育精神。

學生放膽講普通話

羅勁柱則以「超額完成」來形容學生的表現,「在過程之中,不論是比賽或表演,同學們都很主動和積極去參與。而此行另一學習重點,是要他們用普通話跟內地學生溝通,我看見青小同學,雖然有部分人都不太會說,但都願意勇敢去嘗試,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佘茵茵則喜見團員做足準備,主動學習,「出發前,我要他們做的預備,他們都做得很充足,而《遊學團》手冊內的學習資料,他們也有細心閱讀過。雖然這個團只有5天,但我覺得,他們比我想像中學到更多」。

遊學團:年頭部署 復活節復辦 學校花心思 推「平靚正」遊學團
和AI對弈——上海第六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新添置了AI象棋機械人,學生向青小校長程志祥(右)示範如何操作。(受訪者提供)

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校長蔡世鴻透露,原先也考慮在復活節假期,帶學生到內地廣州的「姊妹學校」或到新加坡交流,可惜最終未能成行。「廣州那間學校前陣子有不少教師染疫,所以暫時不方便接待我們;至於新加坡,就因為機票被『炒』得太貴了,無謂硬要跟人家去搶。」他相信,該校在本學年都未有空間辦遊學團,預計最快在2023/24學年的12月,才會組隊往廣州及佛山。

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蔡世鴻(受訪者提供)

融入當地文化 「不一定貴才好玩」

談到校方在辦遊學團方面的考量,蔡世鴻不諱言,目的地和價錢都是重要因素,「不會揀太長途,孩子很難坐長途機,暫時我們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英國;價錢亦不想太貴,1萬多元已是極限」。作為資深校長,他認同遊學團的教育價值,但又不會神化它,「對學生來說,固然是一個難忘經歷,但若問我,交流、考察10多天,足以令小朋友終身受用嗎?那當然不會。是否值得花10多萬元換這個經歷,見仁見智,但我就肯定不會了」!

在疫情前,協和小學(長沙灣)每年最少籌辦2次內地遊學活動,除廣東一帶,還到過四川、南京、上海、北京等地,蔡世鴻透露,團費最便宜千多元有交易,但活動內容同樣精彩,「我主力帶內地遊學團的,會比較多『花臣』,試過跟幾間學校一起搞運動會、水火箭比賽」。

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參與課堂——在2018年,協和小學(長沙灣)率領一班高小學生往南京一間小學交流,並讓他們親身參與內地課堂,體驗當地教學模式。(受訪者提供)

蔡世鴻又強調,自己重視過程,多於地點「有幾激」,「不一定貴才好玩,也未必要有景點,讓同學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是一種學習」。他憶述,曾帶學生到安徽淮南作文化交流,他們都有非常深刻的體驗,「有個晚上,小朋友分組到不同的家庭交流,有家庭弄了很多地道美食、有家庭請來泡茶師教他們泡茶、有家庭讓兩地孩子切磋琴技,也有家庭帶同學去逛夜市。我相信這些經驗,對學生來說,都是有趣和難忘的」。

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探訪家庭——協和小學(長沙灣)曾安排學生到訪淮南家庭,讓孩子從中學習待人接物的技巧,校方相信,這些學習經歷,對小朋友來說也是彌足珍貴。(受訪者提供)

學習獨立自理 不主張親子團

究竟學校應否辦「親子遊學團」呢?愛秩序灣官立小學(下稱愛官)校長崔家祥說,每間學校的校情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他個人就不主張。「帶家長同行,學校的責任無疑小很多,就是小朋友途中有什麼『頭暈身㷫』,交回他們照顧就行了。但辦遊學團的原意是什麼?我認為,除了想小朋友增長見聞,背後還希望他們學習獨立、懂得自理,如果有家長在身邊,恐怕就很難做得到了。」

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崔家祥(資料圖片)

找贊助讓基層學生參與

他續謂,愛官每個遊學團,都有指定的學習目標,學生不是閒着玩的,假如有家長同行,小朋友未必能夠專心,有機會變質成旅行團,「基本上,每一天活動完結,老師都會召集所有學生開一個30至45分鐘的會議,整理那天所學,同學需要把資料記錄在『學習日誌』,作為功課,返港後有時還要合作做一本特輯,向全校其他未有參與此行的同學,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所以不是單純去旅行般輕鬆,玩完便算」。

外界亦經常有質疑,指遊學團是為富裕學生而設,但崔家祥說,情况恰恰相反,「反而學校才有渠道找到資助或贊助,籌辦到一些廉價,甚至是免費的遊學團,供平日無機會外遊的基層小朋友參加」。他舉例,在疫情前,愛官每學年都會運用教育局約15萬元的「姊妹學校計劃」恆常津貼,免費帶學生到內地交流學習,「愛官有6間姊妹學校,分別位於深圳、廣州、廣西、北京等地,每間學校都各有特色。15萬元津貼,足夠學校1年2次出隊到內地,每次可讓30多至40名學生受惠」。

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免費交流——在疫情前,愛官每年會運用教育局的津貼,舉辦2次免費內地交流活動。(受訪者提供)

至於外國遊學團,他亦會絞盡腦汁把成本降低,期望普遍家庭都可以負擔得來。「我會盡力找廉價機票,試過找到3000多元來回加拿大的機票;食宿就簡樸些,棄hotel(酒店)住motel(汽車旅館);也運用教育局『全方位學習津貼』資助學生小部分費用。」對於個別經濟有困難的參加者,這位熱心校長亦會多走一步,「幫他們向慈善團體申請資助、找有心的校董或校友贊助,只要孩子真的有興趣、有熱誠,又通過校方的甄選,我都會盡量幫忙,不想他們因為無錢而去不到」。

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幫助學生——愛官校長崔家祥(中)每逢辦海外遊學團,會絞盡腦汁把成本降低,亦會替個別經濟有困難的參加者尋找贊助,務求所有學生都有機會開眼界。(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