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遊藝鬆一鬆

每個週末都驚心動魄,受社會事件影響,我連享受親子活動也會有罪疚感。過去的週末,本來打算放棄出席一個繪本遊藝工作坊,但這是第一次以家長身分報名,可以放下專業人士的包袱,思前想後還是出門上課去。

工作坊是一個硏究的成效發報會,針對幼稚園學童三大情緒狀況困擾:㥽怒、驚恐和嫉妒,硏究團隊透過遊戲與藝術活動包括繪本故事分享,讓家長更接納理解孩子感受,從中協助幼兒調整情緒,有效提升親子關係。

負責帶領硏究的何天虹教授本身是社交舞高手,她以愛因斯坦的名言作引旨:「邏輯把人從A點帶到B點,但想像力可以無遠弗屆」。原來這神級科學家熱愛小提琴,如果沒有相對論,他的最大成就應該是古典音樂。音樂的薰陶刺激了科學家無窮的創意,也讓他在物理範疇作出重要研究為後世探索宇「鋪路」。何教授引述腦神經研究,解釋七歲前的小朋友,右腦與藝術創意相關的部分其實比左腦負責數理邏輯的部分,更活躍、更成熟,代表身理發育上孩子未完全準備好背誦、思辨之類的學習方法,相反,他們的腦袋卻已成熟地處理色彩音樂等刺激,所以特別吸收藝術的養分,產生創意。

小腦袋在一個簡單的遊戲裏原來已經練習怎樣處理一連串複雜的數據。小遊戲已經要那麼多「腦力」,可想而知其他遊戲藝術活動能為幼兒帶來多大的效益!

教授用了最經典的遊戲Peek-a-boo來解釋創意的重要性,這個由嬰兒開始玩的遊戲,無限次逗笑幼兒,簡單的遊戲背後已開始訓練多種求生技能: 每一次打開雙手見到媽媽的臉都是一個「意料之外」,他們學會等待期待、觀察思考、把握時機作出適當的回應,同時面對打開雙手的「未知世界」,可以是笑是喊或發呆,都是要靠腦袋反覆經驗,然後整合環境刺激⋯⋯

小腦袋在一個簡單的遊戲裏原來已經練習怎樣處理一連串複雜的數據。小遊戲已經要那麼多「腦力」,可想而知其他遊戲藝術活動能為幼兒帶來多大的效益!

以阿媽「用家」身分去想,知道理論之後便很實際地問:「如何「操作」藝術遊戲去有效玩耍?」時間所限,工作坊針對性地分享一套繪本,故事內容已經讓家長反思兒童情緒問題,而講者教導父母們盡力在講故事期間,加入大量互動元素,務求小朋友代入故事例如邀請他們為主人翁改名、多一點對答協助孩子「入戲」。舉例除了「揭」故事書,也可以一起設計動作去「翻頁」、去「吹起」一頁,目的都是希望小朋友投入,在半遊戲半故事的狀態下領略情緒管理的技巧,安全地表達而及接納個人情緒。

當然還有更多故事技巧未能盡錄,有機會在未來幾篇文章可以分享這個輕鬆的上午,我也要喘息一下,計劃和雞蛋仔的遊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