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姓家長:孩子是從哪裏學懂歧視的

近日,我太太在社交媒體上載的一幅她畫的圖,然後配了以下的形容:「這是早上在公園跑步見到的情景。清潔叔叔在掃樹葉。小朋友伸出了手,想行過去跟叔叔握手。婆婆馬上攔着,拉着小朋友,叫他不要行過去。叔叔尷尬地說:『係嘅,污糟呀。』我看到了,為叔叔感到心酸,又想到這小朋友的純真無邪,給大人染污了。」看到老婆那幅畫及解釋後,我都心酸了。

更淒涼的,就是沒有做錯的清潔叔叔竟然要自己「認衰」來好讓那對「乾淨」的婆孫找下台階。

我為清潔叔叔心酸。他的工作是苦工:工時長,要抵受日曬雨淋、要抵受酷熱與嚴寒、天氣熱時要弄到自己滿身大汗、天氣冷時要在制服不夠暖的情況下捱冷、手腳甚至全身都已因工作而有點髒。無論是公園的使用者或社會整體都有點兒看不起他。正當有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願意與他接觸,為他帶來工作上較少遇到的一點喜樂與滿足時,孩子的婆婆就把這美麗的事破壞了。更淒涼的,就是沒有做錯的清潔叔叔竟然要自己「認衰」來好讓那對「乾淨」的婆孫找下台階。

我亦為婆婆心酸。我偏向相信她的舉動是毫無惡意的。或許只是一心不想孫兒被弄髒、甚至因此惹來疾病,因而一時沒有想到清潔叔叔的感受。或許事態發展得太快,她想不起其實可以讓孫兒接觸清潔叔叔,然後倘若真的有需要才在事後帶孫兒洗手。或許她是多年來受了香港社會那種「憎人富貴厭人窮」的影響,誤以為孫兒這樣想親近清潔叔叔是「無出色」。又或許她是為女兒或媳婦照顧孩兒,擔心若孩兒說婆婆容許他去接觸清潔叔叔,會被女兒或媳婦怪責。總之,做這個婆婆也不容易。

我當然亦為小孩心酸。無論婆婆的原意是如何,小孩從今以後都會以為,對所有人友善是不必的,如果見到外觀好像未必是百分百齊整的就更應該敬而遠之。換句話說,他就歧視別人上了一課。

一切的偏見、歧視都是我們從成年人的表現學到的,然後就把其「薪火相傳」,令整個不公情況正常化、甚至合理化。

想深一層、想遠一點,其實我們人人在出生時都是不會把身邊的人區分的。隨着我們的成長,就算我們已是一個懂得與走路、懂得說話的小孩,我們都仍未會懂得去把他人的地位分高下。我們不會因衣着打扮或他人居所的狀況而去排斥他人。就算有語言隔膜,我們是小孩時都不會阻止與不同種族的小孩一起玩耍。作為小孩的我們,更不會懂得去看不起家中的外籍家務助理、公園裏的清潔叔叔等人。一切的偏見、歧視都是我們從成年人的表現學到的,然後就把其「薪火相傳」,令整個不公情況正常化、甚至合理化。

其實,老婆在公園見到那個類似情況,每一天都不斷在發生。如果我們作為父母、作為長輩的能放下一些自己戴上的有色眼鏡,或許我們的下一代都能做更有愛心、更有正義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