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途有「理」:學行車真係學到行?

寶寶在9個月大左右開始懂得爬行,以及扶着牆邊或梳化踏步,家長興奮地期待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學行車(圖一)和嬰兒用品,聲稱有助寶寶體能發展,家長往往會問:學行車能否讓寶寶更早學會走路?是否必要?是否安全等問題。

幼兒自從學會坐起後,會更偏好直立的姿勢,以便觀察周圍的事物。他們對身邊的環境感到好奇,學行車令幼兒有獨立自主的感覺,能自由自在地前往不同的地方探索,接收更多不同類型的視覺資訊,從而刺激認知發展。同時,將幼兒放在學行車內,家長便可以抽身處理家務和其他事情,這是很多家長喜愛用學行車的原因。然而,學行車卻不利於幼兒的體能發展!

童途有「理」:學行車真係學到行?
(圖一)(作者提供)

反礙體能發展 肌力不足易失平衡

學行車,實際是被用作「坐行車」,幼兒坐在學行車內以腳尖發力撥地推動車子前進(圖二),使幼兒的重心長期前傾及不斷強化小腿肌肉,令阿基里斯腱和小腿肌肉縮短,導致將來在走路時出現腳尖步行、腳跟不着地及向前衝等毛病,幼兒容易失平衡而跌倒,令學習走路更困難。

再者,學行車有支架支撐,幼兒坐在學行車內所謂「行走」,完全不需用到正常學行時所用到的大腿肌力、核心肌群及四肢協調,弱化了幼兒下肢的力量及平衡力。一旦離開學行車,幼兒便沒有足夠的能力自己走路。走路除了需要雙腳的力量,也需要平衡力和不同肌肉群組互相協調,這些都不是坐在學行車上步行訓練得到。由此可見,學行車無助幼兒學行之餘,反而更有礙他們掌握走路所需要的能力。

童途有「理」:學行車真係學到行?
(圖二)(作者提供)

地面活動更利發展

幼兒使用學行車,會減少他們練習爬行、自行坐起及站立的機會。不如多讓幼兒在地面活動,自由活動身體的每一部分,亦能刺激腦部發展,思考及計劃如何運用和協調身體移動至目的地,如爬行、翻身滾動、扶着家具、坐着挪動身體等,動作更多元化,這些全是幼兒準備開始走路、在學行車內學習不到的必要技巧。家長可以考慮以網牀或在地上鋪上地墊,配以防護圍欄來代替學行車,為幼兒提供安全的空間去發展體能。(圖三)童途有「理」:學行車真係學到行?
(圖三)(作者提供)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胡凱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