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焦慮.醫生:逾半焦慮後天形成 過度保護 遇事易逃避

幼兒對分離感到擔心、嚎啕大哭,都是可接受的反應,未必有焦慮症。

小朋友有緊張、恐懼等情緒,是否代表有焦慮症呢?家長們不必過分擔心,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表示,每個兒童都有害怕的東西,要分辨出孩子是否過度焦慮,不妨從幾方面入手觀察。

首先,家長可留意孩子對什麼事物感到恐懼,再按年齡視乎是否合理,「在幼稚園階段,小朋友怕黑是正常的,但長大後仍然怕黑,就不太尋常了」。另一個例子是分離,幼兒對分離感到擔心,剛開始上學時會大哭、不願離開父母,都是可接受的反應,「如果去到十歲都有這現象,甚至要跟父母同牀睡覺,就是不正常的狀態了」。

孩子約四歲理應不再尿牀,若小朋友做不到,意味情緒受困擾。

當孩子的恐懼與年齡不符時,家長便要留意其焦慮情况的嚴重性,「是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包括社交、學習、自理、與父母關係等各方面」。生理反應也是重要的表徵,小朋友未必懂得用言語表達憂慮,健康卻會直接受損。孩子經常肚痛、胃口欠佳、睡眠質素低或失眠等,以及做出咬手指等小動作,檢查後卻沒驗出身體有異常情况,則可能是源於焦慮。

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醫生說,當孩子的恐懼與年齡不符時,家長便要留意其焦慮情况的嚴重性。

觀察症狀持久性

最後,家長要觀察這些症狀的持久性,陳國齡指出,兒童和成人的斷症標準一樣,即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而且維持數個月以上,「但要注意,前提是家庭的管教、家校的支援都正常,仍無法紓解孩子的焦慮,才會診斷為焦慮症」。

焦慮症可細分成不同種類,如泛焦慮症、分離焦慮、社交焦慮(見右表)等,陳國齡表示,過半個案都是後天形成,其中一個常見成因,是被父母過度保護,「例如老師叫孩子做一件事,但孩子感到害怕,父母就容讓他們逃避,跟老師說不做。下次面對同樣挑戰,只會更加驚惶」。

當孩子的焦慮症狀維持數個月以上,並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家長便不能掉以輕心。

循序漸進克服焦慮

更理想的做法,是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暴露於焦慮情景,「假設孩子怕公開說話,就先鼓勵他們在座位發言說話,之後走到課室前方發言。過程中,家長要教他們如何應付,如說話時注意什麼技巧,他們才能逐步戰勝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