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課:歌劇初體驗 啟發孩子興趣 感受舞台魅力 5至18歲都啱玩

小朋友在夏令營中演出的百老匯音樂劇,可用他們擅長的英語演唱,無論5歲到18歲,一樣投入。

說到歌劇,你可能聯想到穿著筆挺禮服、以響亮聲音唱着意大利文歌曲的男高音。歌劇表演以往都被視為貴族的娛樂,而在香港,歌劇藝術雖然不及舞台劇或管弦樂般普及,但若能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去給小朋友介紹這項專業藝術,說不定,孩子可能從此深深愛上。

文:顏燕雯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為了使更多香港人認識和接觸這種藝術,香港歌劇院(歌劇院)自2003年成立以來,每年均會邀請世界各地的歌唱家來港演出,更會舉辦和製作專業歌劇、輕歌劇、音樂劇和音樂會,並致力培訓本地具潛質的音樂家。近年他們更把教育及外展活動的對象年齡推前,令中小學生,甚至幼稚園生都有機會學會欣賞,甚至參演歌劇,培育歌劇小幼苗。

夏令營3星期小班訓練

香港歌劇院主席何承天表示,在香港仍有不少人未了解到什麼是歌劇,但其實它在世界大都會的文化表演上頗具重要地位。「我曾任香港管弦樂團主席,記得每次有演奏歌劇,人人都立刻想做指揮,因為它包含了演出藝術、歌唱技巧,還有舞台設計、音響、故事等,是非常值得欣賞的藝術。」現時,香港歌劇院的其中一個任務,是培育喜愛這種藝術的下一代,包括舉辦賽馬會香港歌劇院青年演唱家發展計劃,以及專為小朋友和青少年而設的歌劇夏令營和兒童合唱團等。歌劇院更設有獎學金計劃,資助夏令營及兒童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任何有興趣的小朋友都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失去參與訓練的機會。

在嘉華香港歌劇院夏令營2017中,小朋友及導師們努力為結業演出《巴迪的聖誕夢》作綵排。

歌劇夏令營是歌劇院一年一度的暑期活動,每年約招募100人,透過3星期、每天3小時的分班小班教學訓練,讓5至18歲學員在結業時合作公開演出,而他們演出的劇目,無論服裝、布景、唱演都一絲不苟,今年他們就剛於8月完成兩場音樂劇《巴迪的聖誕夢》。而有興趣的學員可以在夏令營結束後繼續參與歌劇院的兒童合唱團訓練。

香港歌劇院主席何承天樂見新一代對歌劇及音樂劇表現投入,「我看到只有5、6歲的小朋友又唱又演,覺得他們很努力,不但有機會在台上表達自己,也能藉此提升自信,英文水平也有進步」。

以往歌劇團會租用學校或社區場地作為學員上課地點,而全新的學習中心則剛於9月初在灣仔落成,可安排個別課堂在這裏上課。

導師須面試 確保訓練質素

香港歌劇院音樂總監孫梓浩(Felix)表示,每年選取的劇目均是從百老匯音樂劇的Junior(青年版本)挑選並購買版權,「因為我們希望推廣傳統歌劇藝術,所以寧可用貴一點的價錢把原裝正版買回來,讓小朋友跟足原著演繹」。他表示,除了參加夏令營的小朋友需要面試,就連導師也要面試,希望能給予小朋友一個最認真的訓練。他始終覺得歌劇在香港需要有更多推廣活動,「外國會邀請歌劇藝人為商品賣廣告,當然香港未普及至這個程度,但希望透過舉辦恆常大型演出,以及我們的教育和外展項目,令多些人接觸這門藝術」。

 孫梓浩(Felix)

■學員心聲

唱歌加入演戲感情

10歲楊欣橋(Natalie)今年是第一次參加歌劇夏令營,在劇中飾演一名可愛的少女,她笑言自己比較男仔頭,所以覺得最難是要演繹女孩子的小動作。她自小喜愛唱歌,亦曾參加聲樂國際級考試,但她指來到這裏導師會教她很多唱歌的正確方法,更認為歌劇和音樂劇可加入演戲的感情,跟一般唱歌不同,「我本身愛演戲,所以能夠演出這麼歡樂的劇目令我覺得很開心」。

10歲楊欣橋Natalie(圖左)

小班教學更投入

11歲的何正婷(Tiffany)已參加過兩次歌劇夏令營,去年更曾參與歌劇院大型演出Otello(《奧賽羅》),以意大利文演唱。她指在夏令營的每天3小時排練都非常好玩,更坦言以後每年都要參加,直至18歲呢!「在舞台上演出很有成就感,之前參加過別的合唱團,覺得人數太多,這個夏令營則是小班教學,令我更加投入學習,而且劇團每一個小朋友都很快熟絡,大家都成為了好朋友。」

11歲的何正婷Tiffany(圖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