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節:阿嬌和我都會焦慮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作者:麥特‧海格

譯者:韓絜光

讀書時節:阿嬌和我都會焦慮
(作者提供)

焦慮導致失眠的那個凌晨,我蜷在被窩中,滑了手機,讀了一則「阿嬌曾經容顏焦慮」的報道,然後刷了刷屏幕,買一本電子書《我們住在焦慮星球》。在屏幕上讀幾個章節,還是不能即時入睡。不過,心舒暢了不少。

總有焦慮「同路人」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的作者麥特‧海格,因為自身的焦慮,一步一步探究焦慮是什麼,結果寫下來就得出書中各種焦慮:「關於時間」、「生活超載」、「網路焦慮」、「關於工作」、「勾勒未來」……書中許多的例子,使我發現「同路人」不少,多少有點安慰;看到其他人的焦慮,又開始想起家人、朋友和學生的狀况。

資訊轟炸 無法消化成壓力

今年「暑假」早來,學校和家長疼學生,鮮聞給予大量功課,卻好心推薦很多學習資源,電子書、網站、活動計劃云云。生活一下子被資訊淹蓋。別忘了孩子本來有自己的生活節奏,這下子可亂了。《我們住在焦慮星球》中「資訊轟炸」一章就說到,除了書本,今天網絡資訊有社交媒體,資訊五花八門,無法一一消化都是壓力。師長用通訊軟件轉發資訊,補一句「有空才看」,甚是輕鬆;學生讀了信息,難免多一份牽掛。師長期望,社會期望,特別是「疫情的學習差距」論調,無疑產生追趕資訊的壓力。面對資訊「超載」,海格在《我們住在焦慮星球》提醒我們,不要「活在別人的尺度」,也「不要貪求平行人生」,毋須強求與旁人看齊。所以師長關心,也不應忘記為年輕人的生活「留白」。

多一物多一分焦慮

焦慮不止現代人才有,古人生活與今人無異,都要面對工作、青春、財務諸事,否則漢文帝不會「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半夜找來賈誼談公事;少女總怕容顏易老,才讓李白記下「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我們住在焦慮星球》就提到17世紀作家山謬.佩普斯的例子。山謬買了當時剛面世的懷表,乍聽之下他做了當時最前衛、可喜的事,然而適得其反,自從有懷表後,他常記掛要看時間,結果「看現在幾點了不下百次,心裏還老想着,以前沒這東西是怎麼活過來了」。彼一懷表,此一手機,多一隨身物,多一分焦慮,古今皆是。

當一個知足毋懼的人

人生好多焦慮,一時因人事擔憂,一時為體重困擾;催促自己擺脫焦慮,也成為另一種焦慮。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焦慮是尋常,一點一點減少就好,減少焦慮的來源,減少對自己的影響。海格提醒我們:「當個容許犯錯的人。當個毋懼未來的人。當個知足的人。」

話說,買或借了這本書,也不要擔心看不完,因為章節很短,很快就看完;只按主題選讀,隨時翻看任何一章都可以。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