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港華中小學的爭拗(二之二)

上期說到華小致函港華,反對港華轉直資,批評是專業誤判,並表示不再收華小畢業生是「港華的損失」。港華校長說轉直資是「要收錄更多貧苦學生」和「排除失去英中地位威脅」。王師奶看來,公開爭拗已代表無轉圜餘地,港華的肚皮更被掀起,說港華2017年中文考獲3級以上的只有59%,英文考獲5級的下降14%(不過又有知情校友說,這是錯引了2016年的數據,2017年港華已有改善)。

以局外人來看,港華轉直資,受影響最大的當然是華小。華小以半日制的劣勢仍可在學生人數愈來愈少的灣仔區屹立不倒,不能否認與港華直屬有關。港華與華小的地位有點像舊式婚姻關係,港華是上門親家,華小是下門親家,受氣難免。港華文憑試考得唔好,最順口的一句是:「無辦法㗎,華小入來的學生水皮,成半都係Band 2仔。」(以上對白,純屬創作)華小聽來一定唔順耳。據知港華與華小雖在耶穌會名下有直屬關係,但兩校校董會的組成並不一致,這也許是不咬弦因素之一。

華小的全名是番禺會所華仁小學,說明華小校舍原屬辨學團體番禺會所,當年收生不足,瀕臨倒閉邊緣,到後來跟耶穌會一同合辦,加上響噹噹的華仁兩字,爆棚爆到現在。

華小公開揭底牌失校友支持

華小極力爭取升入港華人數,相當合理,因為各有立場。華小知道沒有了與港華直屬的關係,收生一定受影響;加上將遷校往北角,地區不同,校網不同,即使港華不轉直資,能否保持直屬關係亦屬未知之數。但王師奶認為,港華與華小已淪為意氣之爭,論情理,港華絕對有權去保障本身利益申請而轉直資,姑勿論其理由是否專業誤判,就算真的誤判,負責任的是港華校董會,華小無權置喙,正所謂干卿底事。以公開信形式批評及揭底牌會失去眾多校友支持,你是下門親家吖!

港華轉直資的部分理由說得也不夠坦白。「排除失去英中地位威脅」是鐵一般事實,面對資助學校條例掣肘,直資學校特權的衝擊,每一個資助中學校長都有同感,哪一個校董會願意見到教學語言「一校兩制」?任何人易地而處都會這樣做,是制度的矛盾逼人入死角;反而港華提出轉直資可「收錄更多貧苦學生」就有點矯情,雖然政府規定直資的收入10%要幫助貧苦學生,但事實一般貧困家庭的兒女哪敢「高攀」,望門興嘆之餘只好寄望入好的資助學校,起碼六年無風無險,不用為學費躊躇,也不用放學時在豪華房車之間穿穿插插。也許港華有奇謀妙計令貧苦學生聞風而至,小婦人也但望如此。

據一些知情校友說,港華校長計劃每年預留50多學額給華小,但華小嫌少,因此「傾唔掂數」而硬晒軚,並在信中祝蘇校長「身體健康」。王師奶覺得兩位校長疏忽了一點,轉直資不是你們兩人的事,是要教育局批准的。前數年聖保祿中學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申請被拒,港華轉直資估計也非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