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孩子心:如何明白青少年壓力?

最近與幾個孩子剛升中的家長傾談,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問:「為什麼孩子這麼懶散,做事總是不能堅持?」、「失敗了就去努力嘛,為什麼孩子卻什麼都不做?」、「除了上網和打機,我沒有看見他去讀書,但常常跟我說很累」……

沉迷打機背後 隱藏挫敗感

這讓我想起一名初中生Alan,他中一的成績很差,欠缺學習動力;原來他的小學成績非常優異,常常拿90分以上。因為每逢考試,父母都會協助他做筆記,Alan覺得只要背誦這些筆記,成績就會好。後來,面對中學的學習模式轉變,科目和內容大增,父母不能再為他預備筆記。父母本認為,孩子該學習自我管理,在適應期成績下滑是意料之事,只要努力改進就沒有問題。但Alan在困難中卻沒有任何行動,反而屢欠功課,打機的時間也愈來愈長。為了他的學習狀况,父母都感到很焦急。

處理行為前 先明白孩子內心矛盾

許多孩子面對成績「滑鐵盧」,心裏其實感到很挫敗,但因為不懂得表達情緒,選擇把自己的心隱藏起來。他們心底裏雖然不想放棄,但又沒有信心做得到,懷着這樣複雜又不安的心情,就用沉溺的行為轉移自己的焦點。可是,孩子愈遲意識自己的狀態,將來的懊悔感會愈強。所以在優先次序上,協助孩子發現內心的矛盾,比處理行為要放得更前。

如何陪伴孩子面對壓力

1. 心態調整:

暫時放下解決問題的模式,先關心孩子內在狀態,梳理內在張力。

2. 溝通氣氛:

對話中不帶負面評價或判斷,讓孩子感覺安全,可以真誠地表達自己內在掙扎。

3. 溝通狀態:

在自己和孩子不忙亂的時間,創造有利傾談的空間,先聆聽,讓彼此都有空間表達自己。

父母們,負面行為是一個結果,它反映孩子成長歷程中,需要突破的地方──如何面對挫敗感,以及意識、梳理和健康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這代青年人最需要的陪伴。

教養短片:【家長講座精華】子女學習欠動力,父母該如何入手?(圖)

解鎖孩子心:如何明白青少年壓力?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