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室:停課激發孩子追求學問

經歷多月的停課,以及新學年開學初期以視像方式上課,直至9月尾才陸續恢復面對面授課,那刻可謂萬眾期待,不論家長、教師及學生都十分興奮。身為校長也是家長的我,感到相當雀躍。為讓通德一班學生更易適應,我們預備了很多活動,希望他們快快樂樂地重投校園生活。

小一、小五及小六復課當天,我在門外迎接每一名學生,他們身形面貌都有不少改變,但難得的是,全部孩子都狀甚愉快。令我最喜出望外的是,過往的開學日總有小一學生眼泛淚光跟家長說再見,今年卻截然不同,每個孩子都爽快地背起書包,連跑帶跳的走進課室,沒有一點不捨。我相信這是因為學生停課太久,變得非常熱切地期待回到學校。

以前喊住開學 今日連跑帶跳

有時當一切太理所當然,我們都變得「take it for granted」而不懂珍惜。就如回校上課看似平常,日復日、年復年,孩子不會想到原來實實在在地與同學在學校上課,跟教師互動,其實並不是必然。世紀疫症來襲,他們才驚覺對回校上課的渴求如此強烈。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求知是人類的本性」,孩子學問的追求,似乎被停課激發了。

而這次網上教學的經驗,也讓我對教育有不少反思。為何大多數家長、教師及學生都喜愛真實而非「虛擬」的課堂?家長及學生普遍認為,網上教學較單向,跟教師、同學之間欠缺互動,而且學生較難長時間集中精神對着電腦;教師則指,隔着屏幕教學,未能準確得知學生是否真的掌握學習內容。

網課互動困難 突顯填鴨過時

傳統上,教師為求追趕進度往往單向授課,反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新世代學生期望的是互動學習,與同儕一起主動探究知識,這正是實體課堂比網上課堂優勝之處。教師看到學生理解上有困難,可以即時而適切地幫助。這次網上授課的經驗,讓我們一眾教育同工更肯定單向的填鴨式教育已不合時宜。反之,讓學生即時發問,鼓勵他們創新、嘗試,不斷的trial and error,反而使他們更有學習動力。

9月29日全校恢復面授課堂當日,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三,我們在晚上舉辦了一個中秋親子觀月活動,邀請學生與家長一同賞月,把團圓的意義加倍。80多名家長及學生利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月亮形態。當晚天清氣朗,月球輪廓清晰,有小朋友說:「平日睇到的月亮好細,現在好大啊。」他們都顯得相當興奮,導師更順道教授有關月球的知識,例如月球表面比較低窪的平原,我們看來較暗黑的部分,原來稱為「月海」。學生都表示,親身觀看天際,對所學的印象更深刻。我深信這種「經驗學習」模式,比單純在課室靠書本講解奏效得多。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