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教授演講廳:生物多樣性關我乜事?

每年,香港大學主修「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的同學也會在開放日藉着展示及介紹一些本地的動植物, 向大眾推廣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訪客們的提問往往是:「呢隻嘢食唔食得呀?佢哋好唔好食呢?」弄得同學們一臉尷尬無奈。

大眾一見到罕有珍貴的物種,便想把它放進口中品嚐。

無可厚非,不少動植物可供食用。由不同物種煮出來的食物有不同味道、營養和質感,大大豐富了我們的味覺享受。「背脊向天人所食」和「 物以罕為貴 」乃華人社會飲食文化的潛藏信念, 所以難怪大眾一見到罕有珍貴的物種,便想把它放進口中品嚐。

其實,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亦是廿一世紀孩子們必須要掌握的重要知識。 生物多樣性包括三方面:物種多樣性、生境多樣性及基因多樣性。

1. 物種多樣性 (Species Diversity)
武俠小說中,英雄為救紅顏,踏破鐵鞋找解藥。古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詳錄了他在草藥上的研究及發現。大自然是個寶庫,蘊藏着各種具藥療效能的物種。在21世紀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女士,她從中國古書中得知植物青蒿能對抗瘧疾,並發現能以低溫從青蒿提取青蒿素作為更有效的抗瘧藥。隨後,她建立了化學合成方法來大量生產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這些合成藥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她卓越的科研成果亦讓她成為 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可見,保護物種多樣性就正是保護大自然中的「無價寶」,失去任何物種也會引致不可逆轉的嚴重損失。

2. 生境多樣性 (Ecosystem Diversity)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不同的生境孕育出各具特色的物種。例如:在沙漠找到的生物跟深海的完全不同,是因為物種透過進化、改變基因去適應獨特的環境需要。 即使同樣是活在海邊的生物,在温度、氣候和水流等不同的環境情況下,在青島海邊找到的物種亦跟香港的差異很大。由上述例子可見,物種和其獨特的生境唇齒相依。若生境受到破壞,那些獨特的物種亦難以存活。要保育物種多樣性,我們必須先保護各種生境及其完整性。

3. 基因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
在不同物種或同一物種的群落中,各生物個體具有獨特的基因組合。如遇到環境挑戰和壓力(例如:病菌),帶有抗疫力基因的物種便可存活下來,不至物種或群落絕種了。例如:印尼的野生香蕉擁有抗真菌的基因,可抵禦真菌入侵。而我們常吃的香芽蕉卻沒有這基因,較容易受到真菌入侵致病而死(深度閱讀)。所以我們有必要盡量保護不同物種及其不同群落,才能保護豐富的基因資源。

生態學家指出,地球現正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別忘記人類只是大自然中其中一種物種,唇亡齒寒。

隨着全球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化和工業化產生各種污染,天然生境遭受到嚴重破壞。人類肆無忌憚地砍伐樹林、開闢農地及過度捕撈海產,加速了野生物種的滅亡。再加上全球氣候變化,野生動植物正面臨嚴峻的考驗。在過去短短100年間,已有200種脊椎動物消失了。生態學家指出,地球現正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深度閲讀)。別忘記人類只是大自然中其中一種物種,唇亡齒寒,大家要想想辦法如何力挽狂瀾啊!

要讓我們的世世代代仍有機會享受到生物多樣性所帶來的好處,我們從今起便要齊心努力,進一步了解和實踐「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了(深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