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的天空:「學」在瘟疫蔓延時

親愛的朋友們,你好嗎?孩子們好嗎?口罩庫存還夠嗎?

從來沒有想過物資富裕的香港如此不濟。前陣子新聞還傳來旺角一間超市外,有3名持刀劫匪竟然搶走價值千幾元的廁紙,是可笑還是可悲?每天也收到排隊輪購口罩的消息,就好像一旦沒有口罩,生命幾近危在旦夕。現今在家工作、在家學習、在家隔離,在家也要確保去水渠的U形隔氣管道儲有足夠的水,才發現,原來在家也不一定絕對安全。

究竟在瘟疫蔓延時,如何看待新的日常?你不會天天去輪購白米和廁紙吧?所謂「日常」生活,其實是指一般的、平常的、像是十年如一日不斷重複的生活模式(pattern),也像遊樂場的旋轉木馬,循環不斷。霎時間出現的武漢肺炎、新冠病毒,把我們從那些建立已久的日常裏敲醒,瘋搶米糧廁紙是日常崩潰後呈現的「慌失失」吧!如果我們從來沒有細心思考過生活的意義,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或許便提供了豐富又有空間的場景(資訊)給大家反省反省了……

重新審視學校教育 調整學習心態

作為教育界同業,在我看來,各種反省之中,最值得審視的,當然是學校教育(schooling)。長期以來,教育體系要服務的,似乎仍是一種以「工業時代」為主的設計,我們透過標準化的考試追求高分,以之作篩選。然而創意和想像力卻不是紙筆、單向灌輸便可栽培出來的。疫症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機會,在家學習的重點不在於形式,而是學習心態(learning mindset)的重整。

「停課不停學」就是一個學習心態重整的時機,我們可以因應自己家庭的背景和情况,因時制宜地為自己和子女安排學習。這包括了學習的動機、過程和評估,而最終目的是培養出一種自主學習、持續學習的心態,這才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實踐。坦白說,在充滿挑戰的廿一世紀,如果我們至今天還相信透過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便能培養出能面對未來的人,會不會不切實際兼且離地呢?

聆聽孩童心聲 對話造就孩子未來

到此,你可能會問:「咁即係點?」朋友們,我建議你從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對話入手。對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現今人人「自家隔離」,對話的機會是千載難逢的多。專家認為父母與孩子的對話質素直接造就了他的未來。你會容讓孩子以不同的形式多表達嗎?不下判斷,聆聽先行,以一顆無比溫柔而堅定的心仔細地聽聽孩童的心聲,你或者會發現:「自己個細路都幾叻喎!」

文:楊永明(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擔任管理工作超過廿五年。認為孩子的發展有着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經歷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幸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