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懲罰的智慧

這夜回家有點晚,孩子們都應該睡了吧。怎料,經常古靈精怪的妹妹突然從睡房跑出來,說要給我看她的最新作品。她從布袋拿出了畫簿,小心翼翼地翻開,一看,我不禁大叫道:「嘩,好靚吖!」這個小妮子畫出了一隻神情威武的鷹,實在使我吃了一驚。見到我這自然反應,妹妹笑得連嘴巴也合不上來呢。

文:歐偉民

功利先於興趣 毁孩子潛能

喜歡妹妹的畫,更喜歡她那燦爛的笑容,看着她,無論工作如何疲累、日子過得如何困難,總能有笑出來的能力,我常認為她就是上天差派給我們一家的快樂天使。父母都希望孩子活得快樂,在生活中給他們空間、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便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在我來看,這是孩子應得的自由,也是童年應有的快樂。

可是,今天大部分的孩子似乎都失去了這種空間與自由,活着彷彿只是拚命地追趕永遠追不上的課程,還要趕快完成不同級別的樂器考試,參加沒完沒了的比賽和表演。不單為分數而學,更為獎項而學,哪個可以少付出但較易獲獎的,就是最合適孩子的「興趣」。功利先於興趣,已成了為孩子選擇課外活動的潛規則。孩子的喜好、孩子的長處,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的計算。

最可怕的是,這種由功利驅使的學習,不單令孩子們失去了生活中原有的快樂,更失去了造物主在他們生命中原本放置的美好恩賜與潛能。筆者有一位朋友,她的女兒自小也十分喜愛畫畫,作品放在面書轉眼便吸讚過百。可是,她的父親對女兒的一切都非常嚴格,為獲得獎項,常要她在畫班的功課以外多畫幾幅,用「工多藝熟」、「熟能生巧」之類的解釋,合理化對女兒的要求。

他更把繪畫作為「懲罰」,當女兒不聽話時,便罰她留在家中繪畫,不許她到外面去玩。慢慢地,朋友的面書上再也沒有看見她女兒的新作,後來知道,她的女兒變得十分抗拒上畫班,甚至討厭畫畫呢。

別讓子女討厭原本喜歡的東西

我家的妹妹愛畫畫,也許是因為崇拜家姐,想以她為學習目標。過去,她所畫的都近乎是塗鴉式的「童畫」,我們也任她自由發揮;但後來她的美術老師告訴我們,從這個看似亂畫的過程,她卻掌握了不少用筆、用力、用色,以至線條大小、明暗粗幼的技巧。

我也曾用畫畫作為一個「懲罰」的手段,只是方法不同。當妹妹做錯了事,有時我會暫停給她畫畫,因我相信,暫時拿走她喜歡的東西已是一種「懲罰」,總比罰她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好。當然,最重要是不要讓子女討厭自己原本喜歡的東西,扭曲孩子的天性。

盼望這個老爹,可以繼續鼓勵和保護你對畫畫的興趣,也保護你一個可以展現燦爛笑容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