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無方:請保持社交距離

「暑假」,亦即「特別假期」將開始,WFH的父母將與子女朝夕相對,你期待嗎?

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以刺蝟困境(Hedgehog's dilemma)比喻人際關係,說明保持恰到好處距離的重要。這個刺蝟困境的故事也是第一屆文憑試中國語文科寫作卷的其中一題寫作題目,相信大多文憑試考生不會感到陌生。那麼,疫情期間一家人擠在一間屋內,是互相取暖?還是彼此戳痛對方?

曾經聽過網課期間,有家長因為子女未能回答教師問題,情急下代為回答,之後子女就搬到廁所上網課。暫停實體課後,子女與家長的摩擦似乎多了。一家人全天候待在狹小的家中,工作娛樂休息耍廢也無所遁形,若遇心思細密的精明父母,任何細節也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子女的問題容易被放大,彼此也容易發生衝突。今天讀報時看到一則訪問,有父親表示情願回到公司上班也不想留在家中照顧孩子,因為衝突多了,親子關係差了。

實體空間與心靈空間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 Hall),著有The Hidden Dimension(內地譯《隱藏的維度》、台譯《隱藏的空間》)談及四種類型的人際距離區,首先是親密距離(Intimate Distance)0至46厘米,與親人、夫妻或情侶之間的距離,有親密、安全、保護的意義。其次是個人距離(Person Distance)46至120厘米,大約是雙方伸手會接觸到的距離,為朋友之間傾談時最常保持的距離。接着是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120至370厘米,大約為一張辦公桌的距離,不太能接觸到對方,在工作場合中經常採用這種距離交談。最後為公眾距離(Public Distance)370厘米以上,此為個人和公眾之間的距離,常見於講者與聽眾之間。相信,與再親愛的人,也不可能24小時維持在親密距離區,在不同狀態下,與親人的距離也應有所不同。不止實體空間距離,心靈空間亦是。

父母每一個的提點都是為孩子好,眼前見到的問題好難視而不見。那麼,就乾脆眼不見為淨吧,就當子女在學校上課,在實體空間上不妨拉遠點距離。我相信每一個父母更希望與孩子有親密的關係,親密的心靈距離。若可以選擇,你想孩子事事聽話,還是情願他肯跟你說心底話?當然,我們都希望能兩全其美。值得思考的是,親密感並不一定需要彼此緊密的空間連結,許多親子關係引證,若能給予子女空間發展自我,子女經驗到被認同、有自主性,會讓孩子感到與父母是親近的,反而彼此關係更好。

蘇菲有寫日記的習慣,初小的她還很雀躍逼我閱讀她的日記,到不知哪一天,她開始悄悄藏起日記簿,我明白我要放下這份好奇心,控制自己的求知慾。又不知哪一天,她突然把傾電話的聲音調低了,愈是細聲令人愈想偷聽,但我還是止住自己的行動。又到了某一天,她有自己IG 帳號,她加了我做朋友,並坦誠告知她有另一個帳號但不會加我,我似乎也沒太大興趣闖入她另一個IG,做了多年母女,我明白重要的事和感受,她一定會告訴我,她有自己的世界不讓我闖入,自有她的想法,並不是跟我不親近,也不是要刻意隱瞞我什麼,是因為她是獨立個體,有屬於她的生活空間。蘇菲人不在香港,但她多年的日記簿並沒有刻意藏起,相信她也信任這個母親不會也沒興趣偷看她的日記。

防疫期間,社交距離要保持1.5米。那麼,這個「暑假」,父母不妨給子女多點「實體空間」及「心靈空間」吧。

文:蘇菲媽

作者簡介﹕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