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激發「理想自我」 增學習動機

香港的學生常被批評學習動機不夠高。事實上,孩子的學習動機除了受到學校和社會影響外,也受其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筆者會從個人及家庭兩方面分析影響孩子學習動機的因素。

如何看成敗原因 影響堅持度

孩子的人格、態度、興趣、自我概念等均影響其學習動機。根據「歸因論」,孩子如何理解成敗原因,會影響他們的期望、對未來工作的情緒反應和堅持的程度。例如「精熟導向」歸因型的孩子,自尊心會較高,傾向把成功歸因於能力,而把失敗歸因於能控制和不穩定的因素,學習動機會較高;相反,「習得無助性」的孩子自尊心會較低,往往把成功歸因於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如僥倖),把失敗歸因於內在因素(如天資),導致較低的成就動機。另外,「表現目標型」的孩子傾向爭取好表現,以獲取別人的讚賞或避免批評;「學習目標型」的孩子則關心學習本身而非別人的認同。前者着重外在動機並帶有「應該自我」(ought self),而後者則着重內在動機和帶有「理想自我」(ideal self)。研究顯示,「理想自我」比「應該自我」更有效維持孩子的學習動機,因此家長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協助他們訂立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理想自我」。

多讚賞孩子熱忱努力 強化內在動機

家庭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學習動機有着重要影響,當中因素包括家中成員的學養氣氛,兄弟姊妹的差異和相處方式,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和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孩子的學習動機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目標取向影響。美國一項研究指出,父母對子女的學術期望愈高,其子女對英文及數學的內在學習動機愈高。父母的期望也會隨着孩子的成長內化成內在動機。然而,父母的態度及行為亦會影響子女內化或外化學習動機。如家長着重表現目標或經常把自己的子女跟別人的比較,會容易外化孩子的學習動機;而較着重學習目標的家長,則會較強調子女的努力和積極參與,使孩子的學習動機更持久。

中國人偏向把教育視為達到成功及向上流動的途徑,並認為學有所成與否取決於努力而不是能力。在中國社會,成就動機主要是基於集體主義,學習除了為自己外,更是為了家人。這樣的文化背景,加上香港社會的競爭氣氛,令孩子的學習動機較外在,以成績為本,也容易受到和朋輩比較的壓力。因此,家長讚賞或批評孩子時,應避免強化他們的「應該自我」,如子女取得好成績,讚賞的重點不是在於分數,而是他們對學習的熱忱和努力。家長如能着重孩子的內在動機,強調學習過程而非表現目標,激發他們的「理想自我」,便更能有效引發及維持孩子的學習動機。

文:容煒灝(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