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航道:建立家校聯繫

家長對教育的期望漸趨多元,學校也在積極求變。成績以外,近年家長也關心子女的全人發展和身心需要;同時,也有更多學校標榜愉快學習和正向校園。抱有相同教育理念的家長和學校能夠遇上彼此,當然是絕好美事。「教育大同」透過「感·創·做」計劃,協助主流小學在初小常識科推動教學革新:放下教科書,教師按學生的需要鋪排學習歷程;放下考試,以多元評估來檢視學生在態度、能力和知識上的表現。

學校革新的面向可以有許多,但當觸碰到核心課程與評估,所要面對的挑戰可不少。學校會否踏出這一步,踏出後又能否走得堅壯,除了學校管理層和教師的取態,也取決於家長的支持。「家長會否反對?」、「課程有家長參與的部分,家長不積極怎麼辦?」、「不考試,家長會否有更多疑慮?」這些疑問,幾乎全部有意參與計劃的學校都曾經提出。

讓家長成為教師同行者

不少研究指出,緊密的家校聯繫有助學童的學習成效、教師的教學效能,幫助建立積極的學校文化。家校聯繫需時建立,但學校要兼顧的事務繁多,外間機構往往能擔當搭橋、輔助的角色。「教育大同」作為家長組織,非常明白家校協作對孩子成長、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我們進入學校除了支持教師的專業成長,亦推動家長關心子女的學習與成長需要,讓家長成為教師的同行者、學校的緊密伙伴。

家校的日常聯繫多屬被動,家長主要從通告了解學校的事務,從默書測驗知道孩子的學習。除了領取成績表,見班主任或聽講座外,家長一般很少進入學校。開學之初,學校積極籌辦講座,讓家長了解孩子學習和關心學校事務。我們亦趁着這段黃金檔期,為參與「感·創·做」的學校提供家長工作坊。有別於坐定定接收資訊,家長要動手、動腦,親身經歷孩子在課堂所經歷——由計劃、實踐、反思到評價的體驗式學習(learning by doing)歷程。認識「以孩子為中心」的學與教理念後,我們再以課程例子講述學習模式和評估方式,讓家長加深理解。最後,從繪本閱讀中思考自己作為家長的角色,在家該如何配合。

力邀被動家長參與工作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家長對學校教學方針感到安心,自然更加信任;家長在活動中感到開心和投入,自然願意往後多加參與。這也是我們趁這時候組織家長工作坊的目的。學校也看見工作坊的價值,為提高家長的出席率而扭盡六壬。有學校揀選接放學前的時段,或是周六家長不用上班的日子;有學校聯同其他活動一同舉行,例如面見班主任、小一百日宴等;有學校發現報名人數不似預期,特意安排學生親自繪畫邀請卡,邀請爸媽參加。這充分反映學校對家長的重視,但也說明學校要動員家長參與並非那麼容易。

家長教育需要持續,絕非止於1、2次的工作坊。家校協作要從單一單向走向多元雙向,使被動的家長由旁觀者成為參與者,使熱心的家長由參與者成為推動者。「感·創·做」計劃在課程設計、家課任務、評估模式等範疇,全方位滲入家長參與的元素。這個嶄新的家校協作模式,得到伙伴學校的高度肯定。家長角色起了什麼實質改變?教師在看待家長的參與有了哪些不一樣的看法?親子關係如何重塑?下期分享。

文:程頌琪(教育大同項目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