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拼圖:幸福家庭由「有效溝通」開始

近日,亞洲鄰近國家開始放寬入境要求,加上香港的「0+3」政策,引起香港人再次「搶機票」、「排假期」的熱潮,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返鄉下」了。旅遊是很多香港人的散心妙法,相信今次大家都會盡力把握機會,享受一下得來不易的幸福時光。

當提到「幸福」兩個字,不知道大家會想起什麼?是忙裏偷閒的時光?是朋友相聚的時間?還是家人和樂共處的日子?在疫情肆虐期間,不論個人或者家庭都承受着不同的壓力,有來自工作或學習的轉變、經濟上的壓力,還有人與人在防疫措施下相處的困難,甚至家人之間的摩擦,都令香港人疲於奔命,「幸福」好像漸漸變得遙不可及。

幸福指數持續下跌

根據香港家庭福利會「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22」,香港家庭的幸福水平在過去兩年間持續下跌,其中「社會資源」及「社會連繫」範疇有顯著下跌,這個結果極可能是因為疫情造成。然而,疫情於家庭的角度來看只是外在影響,家人間的優質相處才是家庭幸福的關鍵。

政府多年前在廣告中創作了一句耳熟能詳的句子:「子女好與壞,在乎溝通與關懷。」近年因為停課和在家工作的關係,親子的互動交流的確有增加,但單純增加溝通真的有助改善關係嗎?日夕相對又代表能夠做到互相關懷嗎?其實除了增加溝通與關懷,我們亦需要提升兩者的質素和效用。筆者在中學擔任駐校社工時,常聽到學生表示最希望父母能認真傾聽和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指出有時父母的確表面上願意和他們溝通,但很多時都是左耳入、右耳出,並非認真看待他們的意見,敷衍了事,引致大大小小的爭執,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改善溝通的質素當然並非一時三刻的工夫,坊間亦有很多理論和方法供家長參考,而當中有關「調解」的理念有助家長了解子女想法。例如學習和平及冷靜的溝通方法,或者以中立不批判的態度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讓雙方學會尊重及聆聽。雖然「調解」主要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但當中的理念和部分技巧卻可應用在日常的親子溝通上。

網上平台教授調解知識

要完整地學習「調解」,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嚴謹的考核,學費不菲,一般家庭難以承擔。但如果希望簡單學習有關調解的知識,可以參加一些網上課程。香港家庭福利會由今年9月開始,得到賽馬會捐助,開展了「賽馬會調解家庭同.理.傾計劃」,透過網上自學平台教授調解相關知識,希望參加者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技巧,提升親子溝通的質素。

作為父母,既要工作養家,又要照顧和管教子女,近年又要面對社會動盪和疫情打擊,必定承受着難以想像的壓力,相信家人的幸福是支撐大家努力的原因,希望各位家長能與子女保持有效和優質的溝通方式,化解摩擦衝突,一家人互相支持,共同面對外界的挑戰。

文:王信光(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