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何處是吾家

劉佩佩創作的繪本《何處是吾家》,由小男孩引領我們慢看香港,一頁頁都是熟悉不過的本土風景:旺角的商店招牌擠滿視野,地鐵車廂總有揹着大背包的速遞員,老人在深水埗街頭揮汗謀生……

從小男孩視覺看逼遷

小男孩住劏房,劏房常停電,爸爸說是「因為有些人要我們搬走」。這裏「又黑又熱又要行樓梯又要做功課」,樓梯間中被人畫上嚇人的紅色大字和大交叉,小男孩想想看,有時自己也想搬走。可是呢,這裏也有他喜歡的東西:正正因為家裏小得出奇,他在廁所裏也看得見媽媽,甚至可以跟不嫌臭站門口的妹妹玩……上廁就不怕悶囉。

但這樣的日子也不長。劏房大廈被縱火,一家人在城市再找不到能負擔的地方。小男孩坐上長途巴士,睡了又醒,醒來再睡,跟家人來到從前學校旅行去過的新界,在田野間的鐵皮屋住了下來。那是有蚊咬、打風要躲避、下大雨會淹水的貧困鄉郊;但同時也是有鳥鳴有星星、鄰舍會互相招呼、可以自己種菜自己吃的家園。

然而,有一天,村裏忽然到處拉起「不准進入」的封條,村民舉起「不遷不拆」的牌子回應,小男孩的爸爸媽媽也在其中。最後一頁,一家四口在暮色中推着行李離去,下一站何處安身?

心之所在 家之所在

繪本的畫風和文字細膩溫柔,是值得支持的、書寫本土的用心之作。只是「何處是吾家」這提問,放到現實看,愈問愈揪心。當家園一再被砸、當受害者被打成加害者、當相信的價值被潑污水……時代給香港人丟下一條殘忍的難題。有說身心安處為吾土,有說你能共患難的才是家,也有說只要和親愛的人在一起,哪裏都是家。

書寫這晚,時針甫跑到10時,窗外忽然熱鬧。不見身影的街坊聲嘶力竭地,從四方八面的石屎大廈呼喊和頌唱。既然街上不准聚,便各自攀到自家窗前,用聲音聚、用聲音唱。靈活,也是一道美麗的本土風景。

未來將有不少日子居於外地,對於哪裏是家,容我借用作者在書中的自問自答:心之所在,家之所在。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