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拜託不要討厭我﹗」

「有些男生長得比較高,會笑你又矮又胖,把你當小動物那樣玩……會集體打我……我當然會難過,但只能接受……因為這樣才能跟大家一起,所以就盡可能的附和大家、配合大家,很大的無力感……我問過媽媽該怎麼走?要是死掉會是什麼樣子?」

文:蘇美智

「他們把我的椅子拉出去,然後一直叫我道歉,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早上不敢回學校,一直在學校外頭繞圈……」

「長大後我很容易道歉,包括後來談戀愛也是這樣,覺得都是因為我做錯了……先道歉,不管誰對誰錯,拜託不要討厭我……」

「參加朋友的慶生會,有很多我不認識的朋友,我莫名其妙的給自己下一個結論:他們看到我會不會很不開心?我幾乎就只是坐在邊邊,不跟大家互動,覺得大家會對我反感……」

這些令人心痛的內容來自台灣「未命名工作室Unnamed Studio」的訪問,幾名受訪者在影片中回憶少年時。你以為那些舊事已經封塵褪色了嗎?卻原來它們帶來的自卑感一直纏繞,多年後依然會從深藏的記憶中飛撲出來,出其不意咬一口。

欺凌事件中的角色流動

教育孩子不要成為欺凌者也是父母的責任,所以我們把影片播給家中兩小看。爸爸媽媽很難接受孩子是潛在欺凌者,大概因為我們始終擺脫不了孩子幼時嗷嗷待哺的弱小印象。但校園欺凌真實存在,而且一宗欺凌事件之所以成立,所需要的從來不只一個欺凌者:有欺凌的人、也有被欺凌的人、有吶喊助威的人、更有覺得不妥但避得遠遠的人。有些人的角色相對穩定,有些人的角色卻是流動的:孩子怕事不敢挺身幫助被欺凌同學,他日可能為着同一個原因協助欺凌者的惡行;受欺凌的同學撐了一肚子怨氣,改天遇到更弱小的對象可能反彈,把自己裝成欺凌者……

培養孩子同理心 不做袖手旁觀者

別讓孩子成為當中的角色。我想,建立同理心很重要,學習勇敢很重要,還要告訴孩子什麼是欺凌(不止是拳頭上的,還有精神上和關係上的欺凌),以及欺凌可能帶來的長遠後果(像上面提及的哥哥姐姐)。事實是,孩子也可以殘忍,校園欺凌依然會發生,但是如果我們都能在自己家中,減少一個對受害者無感、只知道起哄的孩子,又或者減少一個遇事不敢出頭的孩子,就是削弱了欺凌事件的助力。

看完影片,女兒提起自己也曾取笑同學:「我笑佢一次咋,其實個個都笑佢。」我請她想像,如果某天一共有5個同學輪流取笑她胖,又或者天天都有一個同學跳出來嘲笑她?聽罷,孩子給我一副「思考中」的模樣。思考是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