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明言:無功課的快樂聖誕?

轉眼容易又到聖誕,孩子在長假期,理應可以放下平日的學習壓力,休息身心去迎接下學期的來臨。但事實上,不少學童在長假期仍然有大量的家課操練,這現象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於去年也通過無約束力的議案,研究長假期「無家課日」以減輕學童的壓力。局方探討過如何鼓勵學校提供更好的功課,例如減少機械式的抄寫,鼓勵學生多閱讀之餘又不是做閱讀報告,希望學生在假期休息之餘也可以多學習。

學校在長假期給予學生家課,是否和放假的原意背道而馳?

我們分析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家課的原意是為孩子更好地掌握所學習的知識,有些預習式家課,則能幫助孩子在進入新的學習內容前打下基礎,讓學習事半功倍。然而,因為學生做出來的功課水準有差異,於是用更多的功課去為孩子補底便慢慢成了常態,而長假期更是補回未掌握知識的「大好時機」,久而久之,在長假發放的家課便愈來愈多,操練的成分也愈來愈重,以至家課的「含金量」也愈來愈低,對學生幫助不大。究竟怎樣的長假期家課才對孩子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呢?

研究:假期自主學習更有成效

筆者認為,一切應由孩子學習的天性入手,內在動機永遠是教育的第一步。對着不喜歡做的事情,孩子會用不情不願的態度去「磨時間」;相反,為着喜愛的遊戲、運動、創作發明,卻可以廢寢忘食,樂此不疲。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與香港浸會大學及4間小學於去年推行了一項「長假期無功課」計劃,讓學生在長假時自主學習活動,如參加花式足球計劃、設計畫冊等,研究發現參與計劃的806名學生在假期後自評學術能力有所上升,可見讓孩子有所選擇,以興趣主導的家課對孩子有實質的幫助。

嘗試把時間還給孩子

筆者任教的學校,在這幾年也嘗試在部分長假期推行自主學習計劃,看到學生在假期後和我們分享如何研發了一部吸塵機、怎樣把交叉跳繩苦練成功、把夢想遊歷的地點行程編排好、自行初探密碼學、和家人的寶貴共讀時光……看來,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學習是我們未來更值得多關注的議題。

今天是平安夜,祝願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在這個聖誕節發掘到更富趣味的自主學習,又或趁着溫馨的節日親子共讀,體驗書本世界的多姿多采。

作者簡介﹕全國十優機械人教練,多年推動創意及STEM教育;近年於任職學校發展繪本及家長工作,希望把創意融入親子教育,讓孩子和家長共繪美麗溫柔的天空。

文:鄭家明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家長教育主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