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今天過得開心嗎?

9月又是開學的月份,還記得我兒時最不喜歡就是開學日,因為每次都要夤夜趕做暑期作業,開學後不能午睡,又不能到公園玩,每天都有超多功課作業和無數的考試測驗,所以開學後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今年開學,發現很多學生充滿期待,這絕對是一件令人樂見的事,能享受校園生活,擁有愉快的學習心情,在學習路上將會事半功倍。

疫下停擺另類得着

相信大家都被3年疫情弄得十分疲憊,疫情讓我們的孩子不能上學,要改為網課;疫情令孩子不能到公園,只能留在家中。這些都十分影響孩子的成長;但同時疫情也讓我們停下來,上學由全日改為半日,這些改變到底是好是壞?以學生期待開學的心情來看,他們看來更喜歡沒有暑期作業和半日的學習安排,這樣學生就能輕鬆一點。

學生放鬆就會心散不好好學習?有家長會這樣覺得,成績會追不上,語文也學不好。其實我們如何界定「學得好」這個準則?在香港不論大人和小孩都講KPI(關鍵績效指標),學生的KPI當然就是他們的成績表。下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誰定成績表呢?是誰界定60分就是及格,上小一前就必須學好全部英文字母?因為有了這些準則的出現,就會有很多不及格的情况,和不斷追求達標的情况。

你有否聽大人說過「我真係好鍾意返工」?當大家熱愛的事情加上一系列的指標,就會變成盲目追求,最後失去興趣。不斷的考核不但不能量度孩子的能力,反而造成莫大的壓力。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成長過程亦不同,我剛滿半歲的孩子還未懂翻身,難道我就需要為她報一個翻身興趣班加強訓練嗎?難道她就是不及格的嬰兒嗎?但我們會用成績高低為孩子貼上不同的標籤,會以成績好定為優秀,這又是必然的事實嗎?

反思盲目追求指標弊病

我們有一個計劃,接觸過一些成績不及格的學生,發現他們有很多過人的才華完全被忽略,學校生活亦不太愉快。同樣,成績很好的學生為了保持成績,亦追趕得很辛苦,壓力很大。大家還記得數年前的學童輕生浪潮,之後一系列正能量教育推出,希望在不改變環境和政策下,嘗試改變學生的想法,將一些壓力轉化成一些好事;即等於你工作壓力不變,但嘗試令你愛上上班一樣。

反而是一場疫情迫使我們停下來,迫使我們不能再追趕任何進度,迫使我們讓學生有更多私人空間,卻又聽到學生急不及待想上學,同時讓學生有多半日的空間去休息或培養更多興趣。其實是否是時候要回顧一下現存的測量方法,是否適合一個孩子的身心靈健康發展,而非盲目追求指標?與其跟孩子講正能量,不如問問自己有多久沒問過孩子:「你今天過得開心嗎?」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店創辦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