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媽育兒記:親子閱讀 助了解子女的世界

資訊科技發達,無論大人或小朋友都愛拿着智能手機,每天花上大量時間打機、上網。不過,我認為閱讀對大人或小朋友來說依然很重要。今天是世界閱讀日(4月23日),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與子女親子閱讀時,所察看到的孩子內心世界。

小朋友在不同年齡會接觸不同的書籍,令我感恩的是,我的三名兒女均很喜歡閱讀,尤其是大仔阿Mo。他在五歲時已熱愛閱讀,直至他升讀小學時,更加達到沉迷程度,經常書不離手。早前他為了完成學校的Science Project,自行尋找多本書籍,由介紹火山的書籍到介紹太空的書籍均有,更自行到圖書館借書及找資料。在閱讀過程中 ,當他愈看得多書,他對探索世界知識會愈有所追求,亦能更認識世界。如果能培育出孩子愛上閱讀,他們更會根據喜好和興趣,追尋知識。

閱讀對兒童的言語發展亦有幫助。以最年幼的妹妹為例,她年僅兩歲,不太識字,但她見到哥哥們很愛看書,也會有樣學樣,自行找一些書本,翻開看看。雖然妹妹看不懂書上的文字,但她會如看圖識字般,手指指、「依依喔喔」,用自己的言語表達其理解。

透過童話故事的形式,讓年幼的小朋友代入角色,從而了解何為情緒。遇上小朋友有心事,家長需了解孩子,引導他們講出感受。

至於排行中間的細佬,他的言語表達上比較弱,作為媽媽,我會揀一些有助表達情緒的書籍給他看。我記得有一段時間,他放學回家後常發脾氣,起初我仍不以為意,於是我揀了《毛毛兔的情緒成長》這套書和細佬一起看書。由sad、angry、lonely等,逐本書與他一起閱讀,讓他了解什麼是抑鬱、什麼是憤怒等情緒,這些名詞或感受,是他以前不懂得的,閱讀了一段時間,我終發現原來他的手部肌肉較弱,影響對自己功課的表現不理想而不開心。

《毛毛兔的情緒成長》系列書籍讓年幼的小朋友代入角色,從而了解何為情緒。(秦蓁提供圖片)

《毛毛兔的情緒成長》系列書籍由Trace Moroney編寫,是我很喜歡的一套書籍。書籍講述動物會遇到的各種情緒,如開心、傷心、孤單、憤怒或妒忌等不同情緒,透過童話故事的形式,讓年幼的小朋友代入角色,從而了解何為情緒。遇上小朋友有心事,家長需了解孩子,引導他們講出感受。

較年幼的小朋友,可選取一些多圖畫、少文字的書,透過內容教導他們如何表達情緒,從而作品德培育。

親子伴讀的確有助家長了解小朋友的內心世界。當我陪三名子女閱讀時,我能更了解三子女在生活上遇到什麼事情、他們有何感受。同時,在親子伴讀過程中,父母也可與子女分享品格價值,例如可教孩子如何與人分享、以愛去關心身邊的人等。

家長或會問,那究竟孩子看什麼書才好?我認為一方面我們可任由小朋友自己揀喜愛的書籍看,當他們看喜歡的書籍,他們會越投入。同時,家長也可協助孩子選擇一些合適的書本,如較年幼的小朋友,可選取一些多圖畫、少文字的書,透過內容教導他們如何表達情緒,從而作品德培育。品德這些概念均非書本上的知識,往往需透過故事,教小朋友代入不同的故事,以培養他們的正面思想(positive thinking),過程中更需家長從旁協助孩子了解。

三名兒女均很喜歡閱讀,尤其是大仔阿Mo(右),更經常書不離手。(秦蓁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