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閱愛麗絲:閱讀需要評估嗎?

近年,許多學校在推動閱讀教育上,都紛紛追求喜「閱」,希望閱讀能為學生帶來喜悅的學習經驗。因此,作為在校園推動閱讀教育的教師們,看來都應該改革某些陳舊的評估方式,好像以大量的閱讀工作紙、閱書報告,甚至是測驗等紙筆評估手段。在PIRLS(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的2016年報告,顯示香港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信心」和「對閱讀課堂的投入」三方面,在50個參與國家及地區中均低於學生的平均水平;但閱讀能力卻在三甲之列。這反映學生在語文科的操練之下,能夠掌握閱讀的技能,卻缺乏閱讀的信心和興趣。這些都是「功利主義」、「重量不重質」和「教育商業化」的結果。工廠的產品有客觀的評估結果,但書籍對個人一生的影響並不可單靠紙筆來評估。所以,評估學生看課外書的情况,多是只能得出借閱的數據。「閱讀興趣」是進入知識寶庫的關鍵和鑰匙,閱讀也是一種消閒和娛樂,不應該變了功課或考測。「閱讀評估」只能了解學習的進展,檢討教與學,重要度相對次要。

評估不限於紙筆測試

閱讀是人將知識內化的個人化活動,涉及自身的興趣及需要。有了興趣就可以啟動學生自學。自學是主動的參與,不是被逼迫下的學習。有了興趣,自然可以促成終身學習,將閱讀視為一生的良伴。筆者不是說評估沒有意義,但不限於紙筆測試,閱讀評估也可以帶動閱讀的樂趣,但以不為師生增添多餘的壓力或負擔為佳。筆者認為先要釐清語文教師及圖書館主任在職責上的分工。語文教學上,閱讀理解的評估是學術層面,語文知識及技能應用;而圖書館主任在評估學生的閱讀表現,可以更廣闊、更具彈性。評估建議包括:

1. 創作立體閱讀報告:閱讀報告不必局限在爬格子,可以將簡單的報告內容或感想寫在一些立體的紙藝創作上,例如:閱讀介紹遊樂場的圖書後,學生用卡紙製作摩天輪模型,並填上報告內容;又如在閱讀立體書後,一起動手創作立體卡。別開生面地作讀書報告,感覺是在遊戲一樣好玩!

2. 活用教學App:圖書教學上,教師多應用Plickers和Kahoot!一類App,以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參與,互相比賽,帶動熱烈的氣氛,教師可從中估算學生的理解力。

3. 多元的實作體驗:在閱讀科學或美工書籍後,可以有不同的實作活動,例如:在閱讀有關光學的書本後,師生一同製作望遠鏡或萬花筒;閱讀精品創作的工具書後,學生可以製作小飾物,教師便可以觀察學生是否掌握有關知識,活學活用。

文:董雅詩

作者簡介﹕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熱愛文字,兼且創意無限。著作包括《一書一天堂——圖解家校讀書會》、《愛麗絲老師讚好的50本必看童書》等。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