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職爸爸:「將來得到什麼」的詛咒

DSE放榜,此文刊出時,許多應屆考生大抵去向已定。

女兒成績不錯,她透過考評局網上統計資料,以最好6科成績計算,排名為4萬多考生中的千分之四以內,即全港考130多名。她在學校拿到成績單,打電話告訴我:「可以慶祝了,沒有炒晒(沒有全部失敗)。」

原來,她曾這樣憂慮過。

「讀書好搵份好工」

放榜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成績喜出望外;有人成績未如理想,嗒然若喪;有人因為只差1分無法讀醫而沮喪;有人因為夠分報讀「八大」而高興。其實,所謂成績好壞,因人而異。成績出了,許多大人樂於出謀獻策,例如說有這個分數應該報讀環球醫學或者環球商業,接着是醫學、牙醫、職業治療等;又有人覺得,女兒中文科細項全部5星星,幫人補習時可以收取「黑心價」。這些話聽多了,突然覺得,人原來在不知不覺之間,都會有許多「定見」,覺得成績好,就要報讀最難進的學科,將來獲取最高的報酬。

這些「定見」,有時來自媒體,有時來自身邊朋友,家長有,教師有,考生有,我自己亦不能「免俗」。可是,細心一想,中學階段一完,公開試成績一出爐,我們就泰山壓頂、不問情由,推銷和強化這種「你將來可以獲得什麼」的價值觀,靜心細想,未免可怕。

作為家長,我們經常灌輸「讀書好搵份好工」和「讀書差將來乞食」的思想,着眼點就是「將來得到什麼」。這個想法,人之常情,也並非全不合理,可是,那絕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另一面,不是「犧牲現在為了將來」,而是「好好享受當下」,不是一味強調「最終得到多少」,而是可以用「付出」來定義真正的「成功」。

比「將來發達」更重要的事

一試定生死。考砸了,無法實現從醫救人的理想,可是,決心幫人,並不一定只有醫生才能做到。考砸了,無法入讀類如環球商業的「神科」,將來收入可能不太可觀(按:「神科」也不保證「發達」),可是,看一齣好戲,讀一本好書,讓身邊的人快樂,很多時都不需要「發達」。

我很羡慕成績非常好的同學,沒有選讀醫科或者其他「神科」,而是選讀了哲學或者英國文學,因為他們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找到人生的另一面,而且那一面其實比「將來發達」更重要。「將來發達」一如DSE成績一樣,不獲保證,亦非人生唯一的進路。相反,追求學問的趣味,在以後的道路上遇到良師益友,學會批判,也學會欣賞;學會飢渴,也學會感恩;學會謙虛,也學會快活,這些才是人生應該慢慢學懂的事。

蝴蝶,並不需要你「身水身汗」用名貴鏡頭拍下,才會變得美麗。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