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職爸爸﹕喜歡第二種結局

身邊的小孩子,喜歡聽故事,喜歡追故事,聽聽追追之間,總問「接着怎麼了」,到最後自然是「最後呢」或者「結局呢」。

如果要令孩子滿意,或者令自己可以抽身而出,那麼,結局只有一種,就是第一種結局。這種結局,主角練成曠世武功,大殺四方,好人好報,惡人惡報,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總之,大團圓結局,官不貪,民不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文:張帝莊

這老婆與這一刀

這種結局,非常美滿,再沒有「接着呢」、「然後呢」和「後來呢」,都大團圓了,哪裏還有「然後呢」?印度寶萊塢電影圈有這樣一則著名格言:「人生如電影,凡電影皆有大團圓結局,如果沒有,那麼,唯一的解釋是,這齣電影還沒有完結。」

這種好得無可再好的結局,就是第一種結局,也是我小時候喜歡的結局:很飽,很實,很滿足,很安穩,沒有懷疑,也沒有悵惘。

相反,第一種以外的第二種結局,就沒有那麼圓滿了。胡斐這一刀砍還是不砍,張無忌這老婆娶還是不娶,固然餘音嫋嫋,繞梁三日,可是讀者覆去翻來,思前想後,難免由「餘音」變成「餘恨」,到最後發展成「餘怒」。這種結局,特別惹孩子討厭。給人的感覺是:很餓,很虛,很飄渺,沒有寧靜,也沒有平安,像佈滿了倒刺的棉被,只能為想要沉睡的人帶來無盡的折磨。沒有孩子會喜歡這樣的被子。

可是,人,到底會長大,開始學會喜歡失眠和自討苦吃。

不知由何時開始,我只喜歡第二種結局。

小金魚與白氣球

兒童電影之中,伊朗的《白氣球》(1995)是我最喜歡的電影,結局拍得很巧妙。電影講述新年前夕一個小女孩拿了錢買金魚,輾轉間卻把鈔票丟在下水道欄柵內。觀眾跟隨小女孩看養蛇人賣藝,看着她身上的鈔票幾乎給騙去,其後又跟隨着女孩焦急地等待愛理不理的大人把鈔票撈回來,恍如親歷其境。儘管女孩一定要花錢買店裏的金魚,而不選擇撈取自家池塘裏的魚,顯得任性,甚至有點無理取鬧;可是,這時候,金魚舖快關門,新年前女孩能否完成任務,顯然比其他事情更重要。在那個七歲女孩的眼中,那條金魚就是她的整個世界。正當我們與女孩同喜同悲,一起經歷這一切,體會到一條金魚和一張相當於港幣十元的鈔票為何這麼重要之際,一個賣氣球的阿富汗男孩,用口香糖拯救了女孩的鈔票。結局是:女孩二話不說拿回鈔票,興高采烈地跟哥哥和媽媽跑回家,只留下那個高大黝黑的男孩愣在現場。他賣剩一個白氣球,在新年鐘聲響起時,怔怔地望着別人一家人愉快的身影。到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真正讓人惆悵的,不是那個女孩。

男孩拿着白氣球。完了。很難再接着問:「然後怎樣了?」